在中医理论中,脾胃被视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太乙堂肿瘤名家戴春海院长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脾虚状态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
戴春海院长指出,脾虚是指脾胃功能减退,导致气血生化无源,机体正气亏虚。在中医看来,正气具有自我调节、抗邪防病的功能。当正气充足时,机体能够抵御外邪侵袭,保持健康状态。然而,一旦脾虚导致正气亏虚,机体的防御系统便会出现漏洞,使得外邪有了可乘之机。
长期脾虚不仅会影响气血的生成和运行,还会导致体内津液疏布不畅,产生痰、瘀、热、毒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在体内堆积日久,便可能形成癌毒,进而引发肿瘤。戴春海院长强调,虽然脾虚并非肿瘤的直接原因,但它为肿瘤的发生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在临床治疗中,戴春海院长特别注重健脾理气、扶正祛邪的方法。他认为,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可以恢复机体的正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助于预防和抗击肿瘤。同时,针对已经形成的肿瘤,也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放化疗以及中医药治疗等,以期达到治疗效果。
总之,脾虚与肿瘤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戴春海院长的见解为我们提供了从中医角度认识和理解肿瘤的新视角,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脾胃的调养,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