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恶性肿瘤,其典型症状便是吞咽困难,从起初的进食不畅逐渐发展到吃不下饭、咽不下水,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与折磨。在与食管癌的抗争中,南京太乙堂肿瘤名家戴春海院长凭借其深厚的中医造诣,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值得一试的药方。
戴春海院长认为,食管癌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主要是由于癌肿阻滞食管,同时与正气亏虚、脾胃失和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这个药方以扶正抗癌、化痰散结、理气和胃为主要治则。
药方中首先用到了半夏。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归脾、胃、肺经。它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半夏能够化痰散结,减轻癌肿对食管的阻塞,缓解吞咽困难的症状,同时还能降逆止呕,改善患者因进食困难而导致的恶心、呕吐等不适。但因其有毒,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医嘱,确保用药安全。
其次是沙参。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其能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对于食管癌患者,由于进食受限,脾胃阴液常易亏损,沙参可滋养胃阴,使食管与胃部得以濡润,有助于食物的下行,同时增强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起到扶正的作用。
再者是浙贝母。浙贝母苦寒,归肺、心经。它擅长清热化痰、散结消肿。在方剂中与半夏相伍,可增强化痰散结之力,对食管癌的癌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一步为食管的畅通创造条件。
此外,还加入了陈皮。陈皮性温,味苦、辛,归脾、肺经。陈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它能够调节脾胃气机,使脾胃功能恢复正常的升降秩序,增强消化能力,并且与其他药物配合,促进化痰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改善患者的整体症状。
将这些药物合理配伍,煎制成汤剂,让食管癌患者服用。戴春海院长强调,中医治疗食管癌注重整体调理,这个药方在缓解吞咽困难症状的同时,还能兼顾患者的正气,提高身体的抗癌能力。然而,每个患者的病情与体质都存在差异,在使用药方前,务必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的辨证论治,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药物的加减调整,以确保药方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在南京太乙堂,戴春海院长带领的医疗团队将以专业的态度和精湛的医术,为食管癌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中医治疗方案,陪伴患者共同抗击病魔,争取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