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太乙堂梁院长谈增强免疫力的千古名方

太乙堂中医院梁世界院长师承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陇上肿瘤名家张愈先生、整体阴阳平衡疗法开创者吕长善先生,心灵医学倡导者陈会甫教授,尽得其传。临床提倡“治病为体、治心为魂。”以整体阴阳平衡疗法为基础,以心灵医学为辅助,以专科专病研究为突破口,擅长各种肿瘤、血液病、肝病及心脑血管、皮肤及内科疑难杂症的中医治疗。特别在肿瘤方面,多数患者达到延长生命,缓解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之目标,部分患者甚至完全恢复健康。

梁院长认为,免疫力是现代医学的说法,中医不讲这个词,中医叫正气,增强免疫力就是在扶正。

桂枝汤就是这样一个扶正祛邪的好方子,在内能把正气养起来,在外又能把邪气赶出去。既没有内忧,又没有外患,其乐融融。

能够把方子开到这么的,非张仲景莫属。

桂枝汤出自《伤寒论》,是《伤寒论》条文里出现的首经方,再加上它实在是太好用了,后世也称它为伤寒第一方。

想到这个方子是几千年前就有的方子,我就觉得中医真是神奇。伤寒论里面的方子很多现在都还在用,治疗效果还很好。

伤寒论的原文是,“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有点怕冷、怕风、鼻子流鼻涕,有点发烧,有点干呕,可能有时还出点汗。写的非常形象,这就是桂枝汤针对的感冒类型。

中医认为人有卫气和营气两种气,一种是保卫你的「卫气」,一种是滋养你的「营气」,而「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这里的「脉」指的不是经络,而是血管。

血管中伴随着血液一起流动的生命能,叫营气;而血管外的肌腠、组织之间的生命能叫卫气。

皮肤腠理比较虚疏的人,当他受到风寒的时候,他皮肤的抵御力不很好,风一吹,就跨过了皮肤的防卫。

“风伤卫”,寒邪进入体表,这时需要组织第一道防守反击,把体表的寒气通过出汗排除出去;防止寒邪继续侵入内里。

这付药没有针对什么具体病毒的药,但是却把感冒解决了,实际上是让人自身变强,然后人自己把感冒战胜了。这就是典型的中医思维。

所以说,桂枝汤其实是针对体质较为虚弱的人的一剂补药。

伤寒论提到不必尽剂,就是说你开了几贴药,不用非得把药服完,出点小汗就可以了。

如果之前感冒已经深入了,这种药服用后,可能还会有咽喉和鼻子的问题,要根据情况用别的药或者自己调理肠胃等待身体自己解决问题。

有这样一种情况,小儿服药后,流了点鼻血,其实没有关系,是营卫打通了。

伤寒论原文也提到,“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自衄就是自己流鼻血的意思,虽然这一条是无汗,此情况不一致,但确实都是自愈的表现。

由于小孩阳气比较充足,用加快血液循环的方法来治感冒,流点鼻血是正常的,大家不要害怕。

与西医治感冒关注感冒病毒不同,中医关注的是通过补脾胃(生姜、大枣、甘草)和加快血液循环(桂枝)来增强人的自愈能力。

同时是一种整体解决问题的思路,不需要考虑感冒病毒的具体分型。

桂枝汤这个药方,根据病症,还有很多调整变化,比如加桂、加芍药、去芍药、加附子、加人参等等。

芍药和甘草单独出来,组成的芍药甘草汤,可以治静脉曲张、脚挛急、筋脉不舒等、被后人称为“去杖汤”,就是用拐杖走路的人长久服用可以扔掉拐杖。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
  • 戴春海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张九方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梁世界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