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秋季眩晕,太乙堂冯淑娟中医药有方

“天旋地转、晕头转向、不敢睁眼、恶心呕吐”,许多人在生活中都有过这种“眩晕”的体验,眩晕常反复发作、令人难以忍受。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对个人健康会造成一定影响,还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眩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临床上用中医、中药防治眩晕,对控制眩晕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好疗效。让我们一起看看中医防治眩晕有何妙招呢?

眩晕是怎么回事

眩晕是以自觉头晕眼花或视物旋转动摇为主症的病证。轻者发作短暂,平卧或闭目休息片刻便会缓解;重者如坐舟车,旋转起伏不定,以致难于站立,或伴随恶心呕吐,甚至昏倒。

01眩晕病因繁杂

眩晕常见于西医学的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贫血、耳源性眩晕、颈椎病等疾病。其病因繁杂,多数病人经过详细的诊查可找到病因,也有部分患者暂时或难以查明病因。

02中医如何看待眩晕

中医认为眩晕的发生常与忧郁恼怒、饮食不节、气血虚弱、肾精不足等因素有关,发病机制是风、火、痰、瘀扰乱清窍,或气血虚弱导致清窍失养。

中医通常将眩晕辨证分为5个证型: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痰湿中阻证、肝阳上亢证、瘀血阻窍证。

中医如何治疗眩晕

中医从整体角度出发,辨证论治,补虚泻实,调和阴阳,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穴位按摩、耳穴压豆等方法治疗眩晕。

01中药辨证

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辨阴阳虚实,分标本缓急,采用平肝、清热、化痰等法治其标,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等法以治其本。

●痰湿中阻型眩晕

多表现为眩晕伴头重昏蒙、胸闷恶心、食少嗜卧,发病机制是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治则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02针灸

针灸在经络学说指导下,通过针刺、艾灸互相配合的方式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调节气血,扶正祛邪,改善眩晕。

●气血、阴阳平衡

例如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等虚证眩晕,可针刺百会穴清头目,风池穴疏调头部气机,肝俞、肾俞补益肝肾,足三里补益气血,配合督脉灸、艾箱灸等灸法温经通络。

03推拿

推拿可通过滾法、按法、揉法等理筋手法放松颈肩背部肌肉,结合颈椎扳法等整脊手法整复小关节紊乱,舒筋活络、理筋正骨,使骨正筋柔,气血畅通,继而改善由颈椎病引起的眩晕。

预防调摄是关键

●心情舒畅、注意保暖

防治七情内伤,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体育锻炼;饮食需清淡有节,营养均衡,防止暴饮暴食。

天气渐凉,外出时还是需要注意颈部保暖,保护好颈部,以避免颈部受凉、受风。

●注意休息

青年人的眩晕多与长时间伏案工作学习、熬夜、缺乏锻炼等因素有关,平时应注意工作学习的体位,长时间伏案工作后适当活动颈部,睡觉时选取高度适宜的枕头。

●积极治疗原发病

中老年人的眩晕多与神经、心血管因素有关,出现眩晕后应及时就诊,特别是中老年眩晕反复发作者,应警惕中风的发生,积极完善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病。

平时应注意避免突然、剧烈的体位改变和头颈部运动,如夜晚上厕所时猛然起身。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专家 MORE>
  • 戴春海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张九方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 梁世界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