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海
主任医师
南京太乙堂中医院
中医肿瘤科
慢性肠炎,一般认为反复的拉大便,将出现大于一年以上的大便次数增多,排便形状不规则的症状,称作为慢性肠炎。狭义而言指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病变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是由局部充血炎症还是溃疡或者说炎性息肉增生所引起的。凡是导致结肠的慢性炎症均可称为慢性结肠炎,属于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常见部位为乙状结肠、直肠。
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慢,病程长,因而得名。但根据其病的临床特点,属中医学的慢性腹痛、慢性腹泻范畴。其发病原因可见脾胃虚弱、肾阳虚衰、和肝气乘脾、瘀阻肠络等。其病位,本病在脾胃,与肝肾密切相关。其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胃肝肾之气失司为本,胃肠功能失调为辅,致气血逆乱,脏腑失调,阴阳不和等病理变化。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走于大肠泄泻为其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