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惠中医医院
首页 / 特色诊疗 / 文章详情

肿瘤专家贾立群: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高,这要怎么办?

北京四惠中医医院

近年来,随着癌症逐渐进入大家的视线,很多人会选择每年体检,于是“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成了医院或体检机构的常见项。

肿瘤标志物,只听名字就挺吓人的,但事实上,指标异常并不代表患上了癌症。

王女士,医院检查发现肿瘤指标CA242逐渐升高,正常值是几十,而她的指标有10000多。各种检查都做过了,包括PET-CT,但除了这一指标,确实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以及影像方面的异常,医生怀疑是否存在炎症。经检查发现胆囊炎,果断做了手术,术后1个月指标降到6000多,几个月后指标恢复正常,患者事后回忆:这件事儿让全家人担惊受怕了好长时间,指标正常了,心里这块石头才算落地……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的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一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多胺和癌基因产物等。肿瘤标志物可以在外周血、尿液、胸腹水等多种标本中进行检测。

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5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糖类抗原199。

异常≠患癌,正常≠没患癌

肿瘤指标的升高通常并非癌症所致,常见的原因是炎症或者损伤等非肿瘤因素。例如,肝炎可以导致肝癌相关的AFP升高,健康女性月经期或者排卵期卵巢癌相关的CA125会升高,吸烟人群癌胚抗原CEA的水平会升高。肿瘤的发病率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所有癌症的发病率总和加起来也不过千分之几,远低于肿瘤指标的异常发生率。有相当一部分肿瘤标志物异常的人并不是得了癌症。其实,肿瘤标志物的根本就是细胞遭到破坏,细胞内包含肿瘤标志物的蛋白等进入血液,然后随着血检被检测出来。因此,肿瘤指标异常不等于患癌。

另外,有些肿瘤即使发生转移,肿瘤指标甚至从来不高,这多与该肿瘤细胞未分泌相关蛋白或者虽然分泌但未入血液有关。因此,肿瘤标记物正常也不等于没患癌,如果抽血就能判断癌症,也就不需要越来越精密的检查和辛苦的医生了。

适合做“肿瘤标志物”检查的高危人群

北京四惠中医医院肿瘤科特聘专家贾立群主任提醒,“肿瘤标志物”更适合高危人群的预防及筛查,以及已经确诊为恶性肿瘤并密切随访的患者:

①身体已经出现“肿瘤信号”的人;

②癌症高发区或有肿瘤家族史等高危人群;

③严重污染厂矿企业的从业者;

④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等高危人群;

⑤身体已经触摸到肿块;

⑥近三个月体重减轻明显,超过5-10%以上;

⑦近期出现咳血、便血的情况。

发现肿瘤标志物,要怎么办?

医学上有许多方法可以来帮助区别这种升高是不是恶性肿瘤导致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立即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哪些人需要进一步检查?

以下三个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判断:

①近亲属是否有肿瘤:母亲或家族中其他女性亲属有乳腺癌的病史,就属于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②是否接触过容易致癌的外来物质:长期吸烟或接触“二手烟”、酗酒、食用腌熏食物,或是因工作原因接触过放射线或化学毒物,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会明显升高。

③是否有癌症高发的自身因素:包括年龄较大,患有乙肝、慢性萎缩性胃炎等。

当心身体的“预警信号”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即使肿瘤标志物完全正常,也不能绝对排除肿瘤。除了上面提到的肿瘤“高危人群”的判断方法,还需要结合我们自身的症状,称为“报警症状”。比如,长期咳嗽咳痰可能只是慢性支气管炎的表现;但如果近痰中出现血丝,或是伴有胸痛、消瘦等症状,就要警惕出现肺癌的可能。

不属于高危人群该怎么做?

如果不属于“高危人群”,身体也没有任何不适,而且肿瘤标志物仅仅是轻度升高,体内有肿瘤的可能性相对较低。我们可以选择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注意饮食、规律作息,三个月之后再复查肿瘤标记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热门文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