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分娩并发症包括哪些方面的

发布时间:2025-05-01 15:53:44

产妇分娩并发症主要包括产后出血、羊水栓塞、产褥感染、子宫破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五个方面。

1、产后出血:

产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毫升称为产后出血,主要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或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处理方法包括按摩子宫促进收缩,使用缩宫素等药物,严重时需手术止血或子宫动脉栓塞。预防措施包括产前纠正贫血,控制胎儿体重,分娩时正确使用腹压。

2、羊水栓塞:

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的急性过敏反应,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休克、凝血功能障碍。发病与宫缩过强、胎膜早破等因素相关。治疗需立即给予抗过敏、抗休克、纠正凝血功能等综合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高危产妇应避免不必要的人工破膜和宫缩剂使用。

3、产褥感染:

分娩后生殖道感染多发生在产后10天内,常见病原体为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症状包括发热、恶露异味、下腹痛。治疗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抗生素,如头孢类联合甲硝唑。保持会阴清洁,及时处理产道损伤可降低感染风险。

4、子宫破裂:

多发生于有子宫手术史的产妇,表现为剧烈腹痛、胎心异常。高危因素包括瘢痕子宫、多胎妊娠、产程异常。紧急处理需立即剖腹探查,根据破裂程度行子宫修补或切除术。计划分娩时应评估子宫瘢痕情况,避免过度使用缩宫素。

5、妊娠期高血压:

包括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病因与胎盘缺血、血管内皮损伤有关。治疗需根据病情使用降压药如拉贝洛尔,硫酸镁预防抽搐,适时终止妊娠。定期产检监测血压,控制体重增长可降低发病风险。

产妇分娩后需注意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鸡蛋等促进恢复;适当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恶露期间使用消毒卫生巾;监测体温和出血量,出现异常及时就医;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早负重劳动。哺乳期继续补充钙和维生素D,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血压。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