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药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的基本类型

发布时间:2021-08-04 16:32:53

药源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用药、滥用药物、用药有错。常见的药源性疾病有以下几种:

①变态反应。如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保泰松引起血小板减少,阿司匹林可致哮喘,多种药物可引起皮疹、药热等。

②肝损害。肝脏是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多种药物可损害肝脏。如氯霉素、无味红霉素等。

③肾损害。肾脏是药物的代谢产物及原形排泄的主要器官。多种药物可损伤肾功能。如链霉素、头孢菌素等。

④神经系统损伤。如庆大霉素、呋塞咪可致耳聋。异烟肼、甲硝唑可引起外周神经炎。药源性疾病可发生在任何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造血系统、循环系统等。如胃出血、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用药必须安全合理,才能避免药源性疾病发生。

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是由某种药物或数种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与治疗作用无关的药物不良反应。这种不良反应发生的持续时间较长,反应程度较严重,造成某种疾病状态或者器官局部组织发生功能性、器质性损害时,就称药源性疾病。

如庆大霉素引起的神经性耳聋等。药源性疾病比药物不良反应要严重一些,如果发现得早,治疗及时,绝大多数可以减轻症状或者痊愈,但若不能及早发现,耽误了治疗和抢救,则可能引起不可逆性损害,甚至终身致残乃至死亡等,造成难以预料的恶果。

目前,药源性疾病的基本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1)中毒型:有些药物会抑制细胞生长,有严重的细胞毒作用;有些药物对酶有毒性,如抗代谢药甲氨蝶呤、秋水仙碱有纺锤体毒性,抑制细胞分裂。

(2)炎症型:此型多见于药物引起的各种皮炎。

(3)畸形发育型:有些药物用于妊娠3个月内的孕妇能导致胚胎损害,引起胎儿畸形发育;如妊娠期间为预防先兆流产注射孕激素,结果造成女婴的生殖器男性化。

(4)发育不全型:如婴幼儿服用四环素引起牙齿釉质发育不全。

(5)增生型:如服用苯妥英钠引起的牙龈增生,多见于儿童。

(6)萎缩型:如糖皮质激素注射后,引起注射部位皮肤发生萎缩性变化,此时可见表皮变薄,表皮乳突消失。

(7)变性和浸润型:此型属某些药物性皮炎的表现形式,组织学显示此时表皮有嗜酸性粒细胞坏死及多形核细胞浸润。

(8)血管水肿型:多见于药物变态反应时发生的血管神经性水肿。

(9)血管栓塞型:如血管造影剂引起的血管栓塞。

(10)赘生型和癌变:如长期使用砷剂时掌跖部可产生疣状损害并可演变成鳞癌或基底细胞癌。又如乙双吗啉治疗牛皮癣引起的白血病。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