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水肿按摩哪里

发布于 2025-06-21 10:24

眼睛水肿可通过按摩攒竹穴、太阳穴、四白穴、睛明穴、承泣穴等穴位缓解。按摩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消除水肿,但需注意手法轻柔并配合热敷效果更佳。

1、攒竹穴:

位于眉头内侧凹陷处,用食指指腹以画圈方式轻柔按压1-2分钟。该穴位属足太阳膀胱经,刺激后可疏通眼部气血淤滞,缓解因熬夜或疲劳导致的眼睑浮肿。按摩时配合闭眼深呼吸效果更明显。

2、太阳穴:

在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中点向后约1横指凹陷处。双手拇指同时按压并做环形揉动,能改善头部血液循环,减轻因睡眠不足或饮水过多引起的眼周水肿。注意避免用力过度造成皮肤拉扯。

3、四白穴:

瞳孔直下1寸,眶下孔凹陷位置。食指指节弯曲轻抵穴位,顺时针按摩30秒后换逆时针方向。此穴位刺激可调节眼周淋巴回流,对晨起眼袋肿胀效果显著,按摩前可涂抹少量眼霜减少摩擦。

4、睛明穴:

内眼角上方0.1寸凹陷处。用中指指腹向上轻推按压,每次持续5秒后松开重复。该穴位属足太阳膀胱经,能缓解过敏性结膜炎或哭泣后引起的眼部水肿,按摩时需保持手部清洁。

5、承泣穴:

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双手食指同时轻按并向上提拉,每次维持3秒。此穴位按摩可改善眼轮匝肌张力,适合长期用眼过度导致的慢性水肿,建议配合40℃左右热毛巾湿敷。

日常可饮用薏仁水或玉米须茶辅助利水消肿,睡眠时保持头部略高于心脏位置。若水肿持续超过3天伴发红热痛,需排查肾脏疾病或甲状腺功能异常。建议每日做眼球转动操:闭眼后缓慢上下左右转动眼球各10次,促进眼周代谢。避免睡前两小时大量饮水及高盐饮食,冷热交替敷眼先热敷2分钟再冷敷30秒能增强消肿效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