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异位性皮炎的病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5-09 16:53:27
发布时间:2025-05-09 16:53:27
异位性皮炎在中医称为四弯风,病因涉及先天禀赋不足、外邪侵袭、饮食失调、情志内伤、血虚风燥五个方面。
胎传热毒是重要诱因,母体孕期过食辛辣或情志不畅,导致胎儿形成湿热体质。这类患者常见皮肤干燥起屑、夜间瘙痒加重,婴幼儿期多伴发哮喘或过敏性鼻炎。治疗需清胎毒、调体质,常用黄连解毒汤加减,配合三黄洗剂外敷。
风热湿三邪交织致病,夏季潮湿或春秋风盛时易发作。表现为皮肤潮红渗液、丘疹密集,抓破后结黄痂。推荐使用消风散内服,外治采用苦参30g、地肤子20g煎汤湿敷,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过食海鲜发物或肥甘厚味,脾胃运化失常酿生湿热。常见口唇周、肘窝处红斑渗出,伴有舌苔黄腻。需遵循三忌三宜原则:忌羊肉芒果等发物,宜薏仁山药等健脾食材,配合参苓白术散调理。
长期焦虑抑郁导致肝郁化火,瘙痒程度与情绪波动明显相关。皮损多呈苔藓样变,好发于颈部、手腕。建议用丹栀逍遥散疏肝解郁,配合太冲穴按压,每日晨起睡前各按揉3分钟。
久病耗伤阴血,常见中老年患者皮肤干裂如树皮,脱屑如麸皮。当归饮子是经典方剂,外用药膳可取黑芝麻50g、核桃仁30g熬粥,每周食用3次改善肤质。
日常养护需注意穿着纯棉衣物,避免过度洗浴。推荐进行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练习,配合银花菊花代茶饮。急性期可用马齿苋捣汁外涂,慢性期以熟地30g、丹参15g泡酒外擦。保持环境湿度40%-60%,冬季睡前可涂抹麻油润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