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中医护理方案

发布时间:2025-05-09 08:37:12

崩漏中医护理需调和气血、固冲止崩,关键在辨证施护、情志调理、起居调摄、饮食调养及特色疗法干预。

1、辨证施护:

崩漏分虚实两证,实证多见血热或血瘀,虚证多为脾肾两虚。血热型宜清热凉血,选用清热固经汤配合少府穴针刺;血瘀型需化瘀止血,失笑散加减配合血海穴艾灸;脾虚型用归脾汤补气摄血,配合足三里温针灸;肾虚型以左归丸滋肾固冲,太溪穴贴敷吴茱萸粉。护理时观察经血色质变化,血热者血色鲜红质稠,虚证者色淡质稀。

2、情志调理:

肝郁气滞易加重崩漏,采用五音疗法中角调音乐疏肝,每日辰时7-9点聆听30分钟。教授解郁导引术:晨起按揉期门、太冲穴各3分钟,配合嘘字诀呼吸法。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建立昼夜节律,亥时21-23点前入睡,睡眠不足会扰动相火加重出血。

3、起居调摄:

急性出血期绝对卧床,取头低足高位,用艾盐包热敷神阙穴。稳定期练习改良八段锦,重点加强两手托天理三焦调理脾胃须单举两式,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忌冷水洗浴、久坐湿地,三阴交穴位佩戴肉桂粉药囊温经止血。

4、饮食调养:

血热型用鲜藕汁200ml加白茅根30g煎服,虚寒型取阿胶10g烊化入黄酒炖服。推荐止血膳食方:乌骨鸡炖黄芪30g、三七粉5g;血余炭6g冲鸡蛋花;荠菜豆腐羹配仙鹤草15g代茶饮。忌食辛辣、芒果、龙眼等助火之物。

5、特色疗法:

隐白穴麦粒灸每日7壮,配合隔姜灸十七椎穴。耳穴取子宫、内分泌、脾、肾四区,王不留行籽贴压。出血量多时急刺断红穴二、三掌骨间,配合百会穴悬灸。恢复期用刮痧板沿督脉、膀胱经轻刮,出痧即止。

崩漏患者日常可练习坐式六字诀,重点呼吹两字诀调节脾肾功能。推荐养生药茶:旱莲草15g、女贞子10g、仙鹤草20g沸水冲泡代饮,或取鸡冠花30g煎汤调红糖服用。出血期禁剧烈运动,可做卧位真气运行法,意念守于关元穴。每月经净后连服5天当归生姜羊肉汤,取当归10g、生姜15g、羊肉250g炖煮,适用于气血两虚型体质调理。注意观察舌下络脉变化,若呈现紫暗怒张需及时复诊调整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