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中医
发布时间:2025-05-09 08:22:20
发布时间:2025-05-09 08:22:20
肝阳上亢多因肝肾阴虚、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年老体衰等因素导致肝阳偏亢,表现为头晕目眩、面红耳赤等症状,需平肝潜阳、滋阴降火。
肝肾阴液不足,阴不制阳,虚阳上扰。长期熬夜、房劳过度或久病耗伤阴精,均可能引发。治疗以滋水涵木为主,方剂选用杞菊地黄丸、一贯煎,配合针刺太溪、三阴交等穴位。日常可食用黑芝麻、桑葚等滋肾食材。
郁怒伤肝,气郁化火,肝阳暴亢。长期精神压力大或突然情绪刺激为主要诱因。宜疏肝解郁,方用柴胡疏肝散或天麻钩藤饮,配合耳尖放血、推拿太冲穴。情绪管理可练习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
过食辛辣肥甘,酿生痰热,助长肝火。酗酒、高脂饮食会加重肝阳上亢。需清热化痰,方选黄连温胆汤,药膳推荐菊花决明子茶、芹菜汁。避免羊肉、花椒等辛热食物。
过度劳累耗伤阴血,或久坐少动致气机郁滞。脑力工作者常见此型。治法强调调和气血,可服归脾丸配合艾灸足三里,每日练习五禽戏"虎戏"以疏泄肝气。
中老年肾气渐衰,水不涵木,肝阳易动。多伴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基础病。需阴阳双补,方用镇肝熄风汤,配合涌泉穴贴敷吴茱萸粉,晨起饮用山药小米粥。
肝阳上亢者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食用冬瓜、海带等利湿食材,避免咖啡浓茶。运动选择太极拳、散步等舒缓项目,忌剧烈运动。每日按摩百会穴3分钟,夜间可用吴茱萸粉调醋敷涌泉穴引火下行。病情持续或伴呕吐、肢体麻木需及时就医,防止中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