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疗月经不调

发布时间:2025-05-08 16:22:31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以调和气血、疏肝补肾为主,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疗法、膳食养生、推拿按摩、艾灸温通。

1、中药调理:

月经不调常见肝郁气滞或气血两虚,中药方剂如逍遥散疏肝解郁,四物汤补血调经,归脾汤健脾益气。肝郁者加柴胡、香附,肾虚者用熟地、山茱萸,血瘀者选桃仁、红花。需根据体质辨证施治,连续服用2-3个月经周期。

2、针灸疗法:

针刺三阴交、关元、血海等穴位调节冲任二脉,电针刺激子宫穴改善卵巢功能。月经后期采用温针法,血热型用泻法,虚寒型配合灸法。每周治疗3次,2个月为一疗程,临床有效率可达80%以上。

3、膳食养生:

血虚型饮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气滞型食用玫瑰山楂茶,宫寒者常服肉桂红糖水。经前一周忌生冷,多食红枣、黑豆、枸杞。日常可搭配桑葚糯米粥调理肝肾,莲藕排骨汤滋阴养血。

4、推拿按摩:

顺时针揉腹促进子宫血液循环,点按肝俞、肾俞调节内分泌。经前推拿带脉穴缓解胀痛,足三里按摩改善气血不足。配合精油按摩小腹,每日15分钟,连续3个月可见经期规律改善。

5、艾灸温通:

隔姜灸神阙穴温养元气,悬灸关元穴驱散宫寒。月经量少者灸气海,经期延长者灸隐白。艾条距离皮肤3厘米,每穴灸10分钟,经前一周开始,避开经量高峰期。体质虚寒者需长期调理。

日常保持适度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避免熬夜及情绪波动。经期注意腰腹保暖,忌食辛辣刺激。可长期饮用益母草蜂蜜茶或藏红花水,严重者需配合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建立月经周期记录表,观察基础体温变化,治疗期间定期复诊调整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