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补觉更重要的是 “安神”!中医“静神理论”助你假期有好眠!
发布时间:2025-04-30 11:54:55
发布时间:2025-04-30 11:54:55
五一将至,大家早已按耐不住期待与躁动的心,计划着旅行游玩、聚会狂欢、或是宅家休憩,将假期作为了彻底放松的绝佳时机。不过,在享受这份自由随性的同时,一场“睡眠危机”可能正在悄然逼近! ——别以为假期熬夜后补觉就能满血复活,事实上,熬夜可能会导致碎片化睡眠增多、深睡眠时长缩短,即便睡满8小时仍会感到疲惫不堪;更严重的是,被打乱的生物钟需要3-7天才能调整回来,节后极易出现白天昏沉嗜睡、夜晚辗转难眠的“社交时差”紊乱状态。
睡眠危机的 “三重推手”
»生物钟紊乱 :
假期突然改变作息时间,白天拉窗帘补觉、夜间暴露于电子屏幕蓝光,会打乱褪黑素的分泌规律,导致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浅等睡眠问题。
»环境与作息突变 :
旅行中的时差、酒店床品不适应,会破坏睡眠环境的稳定性。有研究显示,大多数人在新环境中睡眠都存在“第一晚效应”,在一个新的地方第一晚入睡时,需要较长时间入睡,睡眠质量也会差,大部分人将其称为“认床”。
»饮食与情绪失控 :
假期聚餐常摄入高糖高脂食物,加重胃肠负担,引发 “胃不和则卧不安”。同时,聚会饮酒、高强度娱乐活动会激活交感神经,使大脑持续处于兴奋状态,难以进入睡眠状态。
中医智慧:静神理论守护睡眠节律
面对假期睡眠危机,不同于现在西药通过神经抑制或补充激素来改善睡眠,中医强调通过先安神后助眠,从内部改善身体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历代中医认为,睡眠问题的根本是“神”出了问题,“神”分为“元神”和“识神”,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就是生物钟和情绪。当“识神”过度活跃,就会导致心神难以归舍,从而引发睡眠问题。
《黄帝内经》中强调“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当心神宁静时,神气藏于脏腑,有助于维持阴阳平衡;若躁动不安,神气耗散,就会导致睡眠障碍等问题,因此,警惕“睡眠危机”的发生,关键在于以静神之法守护睡眠节律。
在中医调理睡眠的古方中,酸枣仁被誉为助眠上品,从东汉名义张仲景创制的“酸枣仁汤”到明代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尽描述的酸枣仁的助眠功效,再到今天仍有许多有睡眠问题的人在用酸枣仁泡茶、煮粥,或冲服酸枣粉。酸枣仁的助眠功效得到了大家的共识。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归肝、胆、心经,具有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的功效,能够缓解因为心血亏虚,心神失养导致的睡眠问题。现代药理研究揭示酸枣仁中含有多种有效的药理成分,包括酸枣仁皂苷、酸枣仁黄酮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能够对神经系统产生镇静和安神作用,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从而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经现代研究发现,酸枣仁油是酸枣仁改善睡眠的有效成分,可延长深度睡眠时间。深度睡眠对整体睡眠质量起到了主要作用,决定了肌体和大脑能否得到高效、充分的休息。针对假期熬夜引发的碎片化睡眠增多、深睡眠时长缩短等问题,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以以岭健康的晚必安酸枣仁油软胶囊为例,它在通络养生八字经“静神”理论为指导的背景下,以古法智慧融合现代科技,每500斤酸枣生产出1斤酸枣仁油,每一粒都蕴含浓缩的大自然精华,通过养心补肝、安神助眠,达到身心兼眠的目的。
静神理论指导假期助眠实操指南
1. 调整生物钟
子时前入睡是关键,子时在古代时辰中指的是夜晚11点至凌晨1点。这个时间段,人体的阳气逐渐生发,在子时前入睡,可以让身体更好地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有助于阳气的生长和身体的恢复。
2. 食疗调养
酸枣仁粥: 酸枣仁,捣碎浓煎取汁,与粳米一起煮粥,粥半熟时加入酸枣仁汁,煮熟食用,可养心安神。
百合酸枣仁茶:百合、酸枣仁沸水冲泡,代茶饮,具有养心安神、清热除烦。
经络按摩
安眠穴(耳后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中点):睡前用拇指按压,可镇静安神。
神门穴(腕横纹尺侧端凹陷处):按揉能补气安神,改善心悸。
也可以泡泡脚,水温不要太烫,浸泡至微汗,促进气血流通。
4. 情志调摄
冥想静心:每日睡前练习10分钟冥想,专注于呼吸,使心神归静。
列好清单:假期前一天列出待办事项清单,将压力具象化,避免睡前反复思虑。
五一假期的放纵,或许能带来短暂的欢愉,但睡眠的透支最终也会反噬健康,最好的假期放松,是从一场酣畅淋漓的睡眠开始,唯有心神安宁,方能实现真正的好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