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季节应该如何进补营养

发布时间:2025-05-01 20:30:19

秋冬进补需遵循"滋阴润燥、温补脾肾"原则,可选用膏方、药膳、坚果、根茎类食材及温补药酒。

1、膏方调理:

传统膏方如阿胶糕、龟鹿二仙膏适合气血两虚者。阿胶配黑芝麻补血养颜,龟板胶温补肾阳。自制时可加入核桃仁20克、枸杞15克熬制,每日10克温水送服。慢性病患者需中医辨证后定制个性化膏方。

2、药膳滋补:

当归生姜羊肉汤温补肝肾,取羊肉500克、当归10克、生姜30克炖煮2小时。山药排骨粥健脾益肺,鲜山药200克切块与粳米同煮。易上火者可改用百合银耳羹,滋阴润肺效果显著。

3、坚果摄入:

每日30克混合坚果为佳,核桃补脑益肾,板栗健脾养胃,松子润肠通便。生核桃仁5颗搭配黑豆30克打豆浆,或板栗蒸鸡食用。坚果需低温烘焙保留营养,霉变品立即丢弃。

4、根茎食材:

莲藕含黏液蛋白保护胃黏膜,可做桂花糖藕或藕粉羹。红薯富含膳食纤维,建议蒸煮替代油炸。牛蒡切片炒肉丝,含菊糖调节肠道菌群。根茎类每周摄入3-4次,每次150克为宜。

5、药酒温养:

枸杞黄精酒用50度高粱酒浸泡30天,每日20毫升。肉苁蓉锁阳酒适合腰膝酸软者,药材比例1:1浸泡。饮用前需确认无酒精过敏,高血压患者禁用,最佳饮用时间为晚餐后1小时。

秋冬膳食宜增加黑色食物如黑米、黑豆,晨起饮用生姜红枣茶驱寒。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早晚各做8次,艾灸关元穴每周2次增强阳气。体质偏热者减少辛辣,阴虚人群避免过度温补,进补期间保持每日30分钟快走促进吸收。出现口舌生疮等上火症状时,立即停用温补食材并咨询中医师调整方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