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布时间:2025-04-28 19:40:43
发布时间:2025-04-28 19:40:43
痿病主要由遗传因素、环境湿邪侵袭、脾胃虚弱、肝肾亏虚、外伤或慢性病导致气血不足引起。
部分痿病与先天禀赋不足相关,如脊髓性肌萎缩症等遗传性疾病。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精亏虚可致筋骨失养。治疗需补肾填精,常用方剂如左归丸、龟鹿二仙胶,配合针灸肾俞、命门等穴位。
久居潮湿环境或涉水淋雨,湿邪阻滞经络导致肢体萎软无力。典型表现为肌肉酸重、苔白腻。治法宜健脾祛湿,方选三仁汤或四妙散,配合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祛除湿邪。
长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气血生化不足,肌肉失于濡养。常见食欲不振、肢体萎软。需用补中益气汤或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配合推拿中脘、脾俞穴位,日常可食用山药粥、红枣小米粥调养。
久病或过度劳累耗伤肝肾精血,症见腰膝酸软、肢体震颤。当滋补肝肾,选用虎潜丸或六味地黄丸,配合太溪、三阴交等穴位针刺。练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辅助调理。
脊柱损伤、中风后遗症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导致气血运行受阻。需活血通络,用补阳还五汤配合刺络拔罐,严重者需手术解除神经压迫。外伤初期可外敷三七粉活血化瘀。
痿病患者日常需注意避风寒湿邪,饮食宜选择牛肉、黑豆、核桃等补益肝肾之品,避免生冷油腻。适度练习五禽戏、太极拳等柔缓运动,忌过度劳累。长期卧床者需定期翻身拍背预防褥疮,配合药浴艾叶+红花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