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脾胃的中草药有哪几种
发布时间:2025-04-24 07:51:59
发布时间:2025-04-24 07:51:59
养脾胃的中草药包括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砂仁等,具有健脾益气、和胃化湿的功效。
党参性平味甘,归脾肺经,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肺。适用于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疲倦乏力。可单味煎服或与黄芪、白术配伍,推荐剂量每日10-15克。现代研究证实其含党参皂苷能增强胃肠蠕动。
白术苦温燥湿,专入脾胃经,主治脾虚湿困引起的腹胀泄泻。常与苍术、陈皮同用,麸炒白术可减轻燥性。临床用于慢性胃炎时,建议配伍茯苓15克、山药20克煎煮,阴虚内热者慎用。
茯苓利水渗湿而不伤正,对脾虚水肿效果显著。含茯苓多糖能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消化不良。四君子汤中茯苓用量9-12克,可搭配薏苡仁30克煮粥,肾虚尿频者应减量使用。
炙甘草甘缓和中,能缓解胃痉挛疼痛。所含甘草酸有抗溃疡作用,但长期大剂量可能引起水肿。建议与白芍12克、蜂蜜调和服用,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控制用量在6克以内。
砂仁芳香化湿,擅长治疗湿阻气滞的胃脘胀痛。后下煎煮保留挥发油成分,常配木香、陈皮各6克。孕妇慎用,日常可用3克砂仁粉调入小米粥食用。
脾胃养护需配合饮食调理,推荐山药红枣粥每周食用3次,配合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式练习。避免生冷油腻,艾灸中脘、足三里穴每周2次,慢性患者建议持续调理2-3个月。砂仁、陈皮等药材可制成药茶日常饮用,但阴虚火旺体质需调整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