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在中医上属于什么原因

发布时间:2025-04-21 22:33:04

高血压在中医属于"眩晕""头痛"范畴,主要与肝阳上亢、痰湿中阻、肾精不足、气血两虚、瘀血阻络五种病理机制相关。

1、肝阳上亢:

长期情绪失调或肝肾阴虚导致肝阳偏亢,表现为头晕目赤、烦躁易怒。治疗以平肝潜阳为主,天麻钩藤饮是经典方剂,含天麻12克、钩藤15克;针刺太冲、风池穴;日常可用菊花决明子茶菊花6克、决明子10克代茶饮。

2、痰湿中阻:

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痰湿内生阻滞气机,常见头重如裹、胸闷呕恶。半夏白术天麻汤是代表方半夏9克、白术12克;艾灸中脘、丰隆穴;饮食推荐薏苡仁山药粥薏苡仁30克、山药20克。

3、肾精不足:

年老体衰或房劳过度致肾精亏虚,症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左归丸熟地黄15克、山茱萸12克可滋肾填精;按摩涌泉、肾俞穴;药膳可选黑芝麻核桃糊黑芝麻20克、核桃15克。

4、气血两虚:

久病耗伤或脾胃虚弱引起气血不足,表现眩晕劳累后加重。归脾汤黄芪15克、当归10克益气养血;艾灸足三里、气海穴;食疗用红枣枸杞炖乌鸡红枣6枚、枸杞15克。

5、瘀血阻络:

久病入络或外伤导致血行不畅,多见头痛如刺、舌质紫暗。血府逐瘀汤桃仁10克、红花6克活血通络;刺络拔罐大椎、膈俞穴;可饮丹参山楂茶丹参9克、山楂12克。

高血压患者需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推荐芹菜、海带等富钾食物;练习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式改善循环;定期监测血压,避免突然起身。痰湿体质者限制肥甘厚味,肾虚者节制房事,肝阳亢进者保持情绪稳定。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严重者应及时配合西药治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