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样调理高血压
发布时间:2025-05-08 11:43:01
发布时间:2025-05-08 11:43:01
中医调理高血压需辨证施治,核心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疗法、膳食调整、气功导引及情志调节。
高血压在中医属“眩晕”“肝阳上亢”范畴,肝火亢盛型可用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痰湿内阻型适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化湿祛痰,阴虚阳亢型常选杞菊地黄丸滋阴降火。中药需根据舌脉辨证选用,如决明子、夏枯草等单味药亦可辅助降压。
针刺太冲穴、曲池穴可疏肝泄热,三阴交配合足三里能调和肝脾,耳穴压豆选取降压沟、神门穴持续刺激。每周3次针灸,结合艾灸百会穴或涌泉穴引火归元,临床显示可改善血管弹性。
推荐芹菜汁每日200ml清热平肝,葛根粉粥健脾通络,菊花决明子茶代饮清肝明目。限制腌制食品及动物内脏,增加黑木耳、海带等含钾食物,晚餐宜少盐清淡。
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式可疏导肝气,六字诀“嘘”字功配合呼吸吐纳,每日晨练30分钟。太极拳云手动作配合腹式呼吸,能稳定自主神经功能。
肝郁化火是高血压常见病机,可通过五音疗法听角调音乐疏肝,睡前按揉太冲穴解郁。避免熬夜及情绪激动,培养书法、钓鱼等静心爱好。
高血压患者需长期综合管理,饮食建议低钠高钾,运动选择散步或太极等温和项目,监测血压变化。中医强调“治未病”,日常可用桑叶、山楂泡水代茶,头部刮痧或足浴配合吴茱萸粉引火下行。严重者需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可擅自停用降压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