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阴虚吃什么补
发布时间:2024-10-19 16:33:45
发布时间:2024-10-19 16:33:45
肾阳虚是肾气不足的一种表现,我们可以吃哪些食物进行补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补肾阴虚的食疗方,希望大家喜欢!
补肾阴虚的食疗方
虫草红枣炖甲鱼
【原料】活甲鱼1只虫草10克红枣20克料酒盐葱姜蒜鸡清汤各适量
【制作】1、甲鱼切块,入锅中煮沸,捞出,割开四肢,剥去腿油,洗净。
2、虫草洗净;红枣用水浸泡。
3、甲鱼放入汤碗中,上放虫草、红枣,加料酒、盐、葱段、姜片、蒜瓣和清鸡汤,上笼隔水蒸2小时,取出,拣去葱、姜即成。
【功效】滋阴益气,补肾固精。
芝麻粥
【原料】芝麻50g,粳米100g,蜂蜜50g。
【制作】将粳米与芝麻分别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用小火熬成粥,调入蜂蜜拌匀即成,每日一次。
【功效】补肝肾、润五脏,益气力。适用于肝肾阴虚、须发早白、身体虚弱、头晕目眩、贫血、腰膝酸软、四肢麻木等。
枸杞蒸鸡
【原料】枸杞15克,子母鸡1只,葱,生姜,清汤,盐,料酒,胡椒面,味精
【制作】1、将子母鸡洗净,入锅,用沸水氽透,捞出冲洗干净,沥尽水。
2、将枸杞装入鸡腹内,再将鸡腹朝上,放入盆里,加入葱姜盐、清汤、料酒、胡椒面,将盆盖好,上笼蒸2小时,拣去姜、葱,放味精即成。
【功效】滋补肝肾。适用于男女肾阴虚。
葱烧海参
【原料】水发海参1000克,清汤250克,油菜心2棵,料酒9克,湿玉米粉9克,熟猪油45克,葱120克,油,味精,食盐
【制作】1、将水发海参洗净,用开水氽一下,用熟猪油将葱段炸黄,制成葱油海参下锅,加入清汤100克和酱油、味精、食盐、料酒,用微火炖烂。
2、将海参捞出,放入大盘内,原汤不用。将菜心放在海参上。
3、锅内放清汤150克,再加入酱油、味精、食盐、料酒等调料,用湿玉米粉勾芡,浇在海参、菜心上,淋上葱油60克即成。
【功效】滋肺补肾,益精壮阳。肾阴虚的阳痿、遗精。
虫草乌鸡
【原料】冬虫夏草10克,乌鸡一支,枸杞30克,姜、葱、食盐适量。
【制作】①将乌鸡宰杀后,除去毛桩、内脏,洗净后备用。
②虫草、果杞洗净。将虫草、果杞,适量食盐,姜葱段放入鸡腹中缝合,放入蒸锅中蒸至鸡肉烂即可。
【功效】益气补肾。用于肾气亏虚而致的头昏乏力,气短喘促,腰膝酸软,心慌汗多。
肾阴虚的简介
胃阴虚证,是指胃阴不足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胃病久延不愈,或热病后期阴液未复,或平素嗜食辛辣,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使胃阴耗伤而致。
临床表现
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或脘痞不舒,或干呕见逆,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
本证以胃病的常见症状和阴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胃阴不足,则胃阳偏亢,虚热内生,热郁胃中,胃气不和,致脘部隐痛,饥不欲食。胃阴亏虚,上不能滋润咽喉,则口燥咽干;下不能濡润大肠,放大便干结。胃失阴液滋润,胃气不和,可见脘痞不舒,阴虚热扰,胃气上逆,可见干呕呃逆。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是阴虚内热的征象。
肾阴虚的调理方法
1、双耳汤
做法:白木耳10克,黑木耳10克,冰糖30克。将白木耳、黑木耳用温水发泡,除去杂质,洗净,放入碗内,加冰糖、水适量,置蒸笼中,蒸一小时,待木耳熟透时即成。
功效:滋阴润肺、补肾健脑的功效。
2、炖雪梨川贝
做法:雪梨1个,川贝母6克。将雪梨挖去核,川贝纳入梨中,盖好孔,用白线扎好,放锅内水炖,约1小时左右,梨熟烂,饮汤食用,每日1次,连服3~5天。
功效:本方用于肺肾阴虚感冒之发热、咳嗽等。有滋阴润肺,清热化痰的功效。
3、五味子膏
做法:五味子100g,蜂蜜1000g。将五味子水浸后去核再用水洗,尽量洗去其味,过滤,加入蜂蜜,在火上慢熬成膏,收存瓶中。每次食用1~2小勺。
功效:具有滋阴涩精之功。用于肾阴不足型早泄。
4、冬虫夏草淮山鸭汤
做法:虫草15克,淮山20克,鸭一只。将鸭和虫草、淮山放入锅内隔水炖熟,加点调味即可。每星期可食用一两次。
功效:滋阴补肾,适用于因肾阴不足而导致的失眠、耳鸣、腰膝酸痛、口干咽燥等。
5、花生大枣烧猪蹄
做法:猪蹄1000克,花生米(带皮)100克,大枣40枚,料酒25克,酱油60克,白糖30克,葱段20克,生姜10克,味精、花椒、八角、小茴香各少许,盐适量。花生米、大枣置碗内用清水洗净、浸润;。将猪蹄出毛洗净,煮四成熟捞出,用酱油拌匀;。锅内放油,上火烧七成热,将猪蹄炸至金黄色捞出,放在炒锅内,注入清水,同时放入备好的花生米、大枣及调料,烧开后用小火炖烂即可。
功效:滋补肾阴、补血益气。
6、乌龟黑豆汤
做法:乌龟1只(约250克重),黑豆30克。将乌龟去甲及内脏,洗净切成块,先用清水煮一阵,然后放入黑豆,用文火熬至龟肉熟透,添入冰糖,吃肉及黑豆,喝汤,一天食完,每周服2次。
功效:龟肉味甘、酸,性平,入肝肾肺三经,善长滋补肝肾之阴,并有退热作用。黑豆是滋补肾阴之佳品。两味合用,可治疗肾阴亏损引起的头晕、耳鸣、腰痛、虚热、遗精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