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化瘀散结的中药

发布时间:2024-07-04 09:22:44

颈部淋巴疾病可以说是很常见的。想要治愈这种疾病也是非常漫长的。一般来说,大家都会选择西医进行治疗,但是也有人会采用中医治疗颈部淋巴疾病。中医治疗颈部淋巴,一般会采用药物进行治疗。那么,哪些些药物可以治疗淋巴结等疾病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临床常见病症,属于慢性淋巴结炎,多发生于颈侧、颌下、颏下、耳后等处,表现为局部的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单个或数个成串,小者如豆粒,大者如花生米,触之略硬,表面光滑,推之可移,可有轻度压痛,多继发于头、面、颈部的炎症病灶,部分病人可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加重时也可发展成脓肿,伴有全身感染症状。

颈部淋巴结肿大属于中医“瘰疬““痰核“的范畴,好发于儿童或青年人,中医认为,病因为外感六淫邪毒,侵入肌肤,邪毒流注于经脉,与内蕴之痰湿交结,致使营卫不和,邪郁化热,气血凝滞,经脉阻遏而成痰毒;也有因乳蛾、龋齿、头面部疖肿感染毒邪而诱发。刘启廷认为,本病多发于青少年人,一般体质较为虚弱,有反复感冒病史,此乃先天素体亏虚,后天调养失当,病久失治误治,迁延成顽疾。病属本虚标实之症,气阴亏虚为本,痰湿浊瘀凝滞为标,治宜扶正固本,清热解毒,化痰逐瘀,软坚散结。以自拟方化瘀散结汤治疗数十例慢性淋巴结肿大者,可以快速消除患处病痛,切断病机,祛毒外出,达到标本兼顾、抑制复发的目的。

方药组成:生黄芪30克,炒白术30克,赤芍30克,玄参30克,浙贝母30克,生牡蛎30克,山慈菇15克,炮山甲10克,蜈蚣2条(焙干,研末冲服),陈皮10克。

服用方法:上药浸泡1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煮30分钟,取汁;加水再煎25~30分钟,取二汁,混匀,分2次早晚温服。儿童依据年龄酌情减轻用药剂量。药渣趁热外敷病患处,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注意温度,防止烫伤。待病情稳定后,亦可将上药加倍药量,焙干,轧细末,装胶囊内,每粒胶囊含生药0.5克,每次4~8粒,每日3次口服。

功用: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理气散结。

主治:慢性淋巴结炎。

组方依据:颈部淋巴结肿大可继发于淋巴结急性炎症的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逐渐增大形成,常见于现代医学的慢性淋巴结炎与淋巴结核疾病,病程较长,以手触之,病患处有大小不等的肿块,犹如豆粒或花生米大小,触之滑软,不红不灼,或痛或不痛,或仅有压痛。多由肺胃热郁、外感毒邪、湿浊内侵、耗气伤阴、痰凝血瘀、郁结皮下而成肿结。治宜益气养阴,化瘀行滞,解毒散结。方中生黄芪味甘、性温,具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之功效,炒白术味苦、甘,性温,具有健脾益气之功,两药合用,补气生血,扶助正气,以托毒外出;赤芍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玄参、浙贝母、生牡蛎乃《疡医大全》之消疠丸,其中玄参清热滋阴、凉血散结,生牡蛎软坚散结,浙贝母清热化痰,三药合用,可使阴复热除,痰化结散,使瘰疠自消,亦可用于痰核、瘿瘤属痰火结聚者;

山慈菇、炮山甲、蜈蚣破瘀通络,活血解毒,尤其是炮山甲一味,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云:“穿山甲味淡性平,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以治疔痈,放胆用之,立见功效“;陈皮燥湿化痰,行气开胃。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化痰散结、逐瘀消肿之功效。

加减:淋巴结肿大较重伴有局部红肿者,加蒲公英、皂刺、黄芩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伴有午后潮热者,加地骨皮以退阴虚火动,除骨蒸劳热;大便干结者,加大黄以通腑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