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下半年国内创新药爆发式报批,10款重磅新药有望获批上市

发布时间:2022-08-02 09:08:20

2022年转眼已经进入了7月。6月末,国内创新药爆发式报批,正大天晴、石药集团1类新药接连申报上市,来自康方生物的首款国产双特异性抗体卡度尼利单抗、来自恒瑞医药的二代AR拮抗剂瑞维鲁胺也陆续获批上市。下半年国内创新药又有何看点?

1、贝达药业·贝福替尼

甲磺酸贝福替尼是贝达药业开发的一款针对T790M突变的第三代EGFR-TKI,2021年3月,贝达药业在国内递交上市申请,治疗既往使用EGFR-TKI耐药后产生T790M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据Insight数据库显示,目前这项上市申请已经完成审评,获批在即。

针对一代EGFR-TKI耐药后产生T790M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II期临床试验

结果显示,经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为64.8%,疾病控制率(DCR)为95.2%。34例基线有颅内靶病灶的脑转移受试者颅内客观缓解率(iORR)为52.9%,颅内疾病控制率(iDCR)为97.1%。

贝福替尼临床试验结果

来自:Insight数据库临床试验结果模块(http://db.dxy.cn/v5/home/)

提起第三代EGFR抑制剂,就避不开其白热化的激烈竞争。目前国内的三代EGFR-TKI已有3款获批上市,4款申请上市,2款处于III期临床开发中。除了贝福替尼之外,瑞泽替尼也有望在Q3获批,奥赛康的ASK120067和圣和药业的奥瑞替尼则有概率在今年末至明年初获得批准。

2、石药集团/倍而达药业瑞泽替尼

甲磺酸瑞泽替尼(BPI-7711)是一款不可逆、高选择性的第三代小分子EGFR-TKI,对EGFR敏感突变及EGFRT790M耐药突变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研究表明,BPI-7711在体外细胞实验中对EGFR(T790M/L858R、外显子19缺失)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且有效抑制浓度(EC50)比EGFR基因野生型的抑制浓度低35倍以上,体现了较好的安全性。

2021年3月,石药集团与倍而达药业订立产品授权及商业化协议,获得BPI-771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但不包括台湾地区)的商业化授权。2021年5月,倍而达药业向NMPA递交了新药上市申请。

2022年ASCO大会上公布了瑞泽替尼的IIb期临床试验数据。结果显示,BICR评估的ORR为64.6%(95%CI,58.0-70.8),DCR为89.8%(95%CI,85.1-93.4),脑转移患者(N=91)的ORR为69.0%(95%CI,49.2-84.7)。

3、先声药业·曲拉西利

曲拉西利(Trilaciclib)是先声药业在2020年8月以总计1.7亿美元从G1Therapeutics引进的产品,曾获FDA突破性疗法认定和优先审评资格,并于2021年2月在美国获批上市(商品名:COSELA?)。

据Insight数据库,自2020年8月先声引进这款产品之后,同年11月即提交临床申请,获批之后迅速启动了针对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三阴性乳腺癌三项适应症的III期临床试验。2021年11月29日,先声药业宣布该药上市申请获受理。目前这项上市申请已经完成审评,获批在即。

作为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曲拉西利可以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祖细胞等暂时地阻滞在细胞周期的G1期,让细胞暂时停止分裂,从而免受化疗药物的杀伤。这一特点使该药有望避开CDK4/6领域的红海竞争。

曲拉西利在美国的批准基于3项双盲、安慰剂对照I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235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抗肿瘤治疗的同时分别随机接受曲拉西利或者安慰剂治疗,其中化疗方案分别为依托泊苷+卡铂一线治疗、依托泊苷+卡铂+阿替利珠单抗一线治疗、拓扑替康二/三线治疗。

4、齐鲁制药·伊鲁阿克

伊鲁阿克

片是由齐鲁制药自主研发的新型ALK/ROS1抑制剂,可抑制不同融合类型的野生型以及ALK抑制剂耐药突变的ALK激酶活性,同时可有效抑制不同融合类型ROS1激酶的活性。目前申报上市的适应症为:既往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对克唑替尼不耐受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据Insight数据库,伊鲁阿克在2016年首次递交临床申请,2017年首次在国内公示启动临床,去年7月递交新药上市申请,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获批。这是齐鲁制药申报上市的首款1类新药,具有里程碑意义。

伊鲁阿克的I期临床结果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石远凯教授主导,I期临床数据近期发表于期刊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上。自2017年9月25日至2018年10月15日,递增阶段共入组54例ALK/ROS1+NSCLC患者,扩展阶段共入组99例ALK/ROS1+NSCLC患者,共计153例患者接受了伊鲁阿克片治疗。

结果显示,整体ORR分别为59.3%(32/54)和56.6%(56/99)。其中未接受过ALK抑制剂治疗的ALK阳性NSCLC患者中,两阶段的ORR分别为81.0%(17/21)和76.3%(29/38);既往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的ALK+NSCLC患者中,两阶段的ORR分别为38.1%(8/21)和45.7%(21/46);ROS1+NSCLC患者中,两阶段的ORR分别为30.0%(3/10)和44.4%(4/9)。

以上数据显示,伊鲁阿克在ALK/ROS1+NSCLC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抗肿瘤活性。

5、璎黎药业/恒瑞医药·林普利司

林普利司(YY-20394)是璎黎药业研发的新一代磷酯酰肌醇3-激酶亚型δ(PI3Kδ)高选择性抑制剂。今年2月,恒瑞医药与璎黎药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获得该药在大中华地区的联合开发权益以及排他性独家商业化权益。

2021年5月,林普利司治疗复发/难治滤泡性淋巴瘤的适应症申请获CDE受理,且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据悉,该药在89例(可评估病例)复发/难治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中的客观缓解率(ORR)达80%以上,疾病控制率(DCR)达95%以上。而且该药口服给药安全可控、耐受性好。恶心、腹泻、肝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同靶点药物文献报道。

6、礼来制药·Selpercatinib

Selpercatinib是礼来研发的一种强效、口服、高度选择性转染期间重排(RET)激酶抑制剂,同时也是首个靶向RET激酶的抑制剂,通过抑制异常RET激酶的活性而发挥作用,2020年5月被FDA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RET融合阳性的NSCLC,需要系统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RET融合阳性的甲状腺癌,以及需要系统治疗的RET突变型甲状腺髓样癌(MTC),商品名为Retevmo。

2021年11月,Selpercatinib在国内报产,随后被CDE纳入优先审评,预计有望在Q3获批。作为一种泛癌种治疗方案,Selpercatinib的批准也备受期待。

据Insight数据库显示,Selpercatinib曾发生两笔重要交易:2019年1月,礼来以约80亿美元收购LoxoOncology,代号为LOXO-292的Selpercatinib正是该笔交易中礼来获得的重要资产之一。LoxoOncology首席执行官JacobVanNaarden博士现任礼来肿瘤学总裁。

今年3月28日,信达生物和礼来制药共同宣布双方将深化战略合作,在这项合作中,信达获得了Retsevmo®(塞普替尼,LOXO-292)获批后的中国大陆独家商业化权利。

7、翰森制药·培莫沙肽

培莫沙肽是一种长效的新型多肽类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受体激动剂,有望成为首个国产长效EPO药物。

据Insight数据库显示,翰森制药在2010年10月首次提交培莫沙肽的临床申请,2015年1月首次启动临床,并于2021年9月首次申报上市,用于因慢性肾脏病(CKD)引起贫血,且正在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透析患者的治疗。

2022年5月5日,翰森制药再次申报新适应症,用于CKD贫血非透析患者。目前两项适应症均在审评中。

8、武田制药·Mobocertinib

Mobocertinib是武田研发的一种新型、高选择性靶向于EGF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2021年9月,Mobocertinib获FDA加速批准,商品名为Exkivity,成为FDA批准的首个针对EGFRExon20插入突变的口服疗法。

2021年7月,Mobocertinib在国内报产,随后被纳入优先审评,拟定适应症为:既往接受过化疗且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

9、罗氏制药·维博妥珠单抗

维博妥珠单抗是罗氏旗下基因泰克利用西雅图遗传学公司的ADC技术开发的一款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相关蛋白β链(CD79b)靶向抗体偶联药物(ADC),由人源化抗CD79b抗体与小分子微管抑制剂MMAE(单甲基阿司他丁E)偶联而成。

2019年6月,该药被FDA批准联合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用于复发或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商品名为Polivy,成为全球首款用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ADC疗法。

在国内,维博妥珠单抗于2021年12月在国内报产,预计Q4有望获批。

10、云顶新耀·依拉环素

依拉环素是一种潜在同类更新一代新型、全合成、广谱、含氟四环素类、静脉注射抗菌药物,用于治疗包括在中国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在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一线经验性单药治疗。在2018年8月和9月,该药先后获美国FDA和EM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复杂性腹腔内感染,2020年4月又在新加坡获批。

据Insight全球新药库显示,云顶新耀2018年2月从Tetraphse制药公司授权引进了依拉环素,拥有该药在大中华区、韩国和部分东南亚主要市场(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和越南)研发、商业化独家权益。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