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喝汤进补有哪些常见禁忌和误区 冬季进补遵循4大饮食方略
发布时间:2022-02-28 16:04:21
发布时间:2022-02-28 16:04:21
冬天补一补,开春能打虎。
寒冷的冬天,喝碗热汤最好不过了,不但能驱寒,还可以滋补润燥、养胃暖胃,有不少养生功效。
如果喝汤的方法出现了错误和禁忌就会影响喝汤进补的作用。
冬季喝汤进补有哪些常见禁忌和误区?1.饭前喝汤能减肥需要把握好时间点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吃饭喝汤的习惯。
北方人一般习惯饭后喝汤或者边吃饭边喝汤,南方人则习惯饭前来上一小碗例汤。
哪种喝汤方式更好历来是被讨论的话题,普遍观点认为,饭前喝汤更好,因为汤会占据胃的一部分空间,产生饱胀感,吃饭就不容易过量。
确实,有相关研究证明,饭前喝汤的确能够减少就餐时食物摄入量的15%左右,同时又不至于影响饱感。
不过,有观点认为,餐前什么时间点喝汤似乎更为重要。
有研究发现,要想喝汤之后减少正餐的摄入量,最好把喝汤时间安排在进餐前20分钟左右。
这是因为液体在胃里排空的速度大约也就十几到二十分钟,如果等到汤水完全排空,胃的膨胀状态消失,就会重新回到饥饿状态,对食欲的抑制作用比较有限。
所以,在汤水没有完全排空之前吃下食物,胃的膨胀不仅还没消失,吃下去的食物还会吸收没有排空的一部分水分,从而提高饱胀感。
而一边吃饭一边喝汤,胃的膨胀感还没来得及传递到大脑的食欲控制中枢,自然也就不能起到抑制食欲的作用。
而餐后喝汤,则只不过是给已经胀满的胃再增加一些盐和脂肪而已。
2.奶白色的汤只是看起来滋补很多人认为,奶白色的汤特别滋补,一厢情愿地认为食材里的蛋白质都溶化在汤里了,才会让汤呈现奶白色,这样的汤才更营养,因而很多产妇坐月子期间都将奶白色的鲫鱼汤作为“催乳”汤。
事实上,汤是否呈现奶白色和营养并没有直接关系。
汤里的奶白色实际上是脂肪微滴在水中形成的一种乳化现象。
鱼汤、肉汤、鸭架汤、猪蹄汤的奶白色都是因为这样的原理,在水中,富含脂肪的原料在煮沸翻滚的作用下,脂肪形成微滴,外部被乳化剂包裹,形成稳定的乳化体系,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鲫鱼因为脂肪含量较少,直接煮汤一般不会呈现奶白色,只有先将鲫鱼油煎后用小火煲汤,才会得到一锅奶白色的鱼汤。
这也就意味着,奶白色的汤往往脂肪含量很高,虽然感觉很美味,却会在不知不觉中摄入不少脂肪。
3.只喝汤不吃肉营养精华就被浪费了“喝汤去渣”在南方人中比较普遍,也就是用鸡肉、鱼肉煮成的汤,只保留汤而把肉去除,支撑这一做法的观点认为,肉煮久了已经软烂得不成形,本身的营养已经全部进入汤汁里了,所以只喝汤就足以摄取肉类食材的营养精华了。
这其实也是一种误区。
很明确的是,无论用鸡肉、鱼肉还是其他肉类煲汤,汤的蛋白质含量都远远不及肉本身。
这是因为煲汤过程中,肉类食材中虽然会有一部分可溶性营养物质,如肌浆蛋白、肽类会溶入汤汁中,但大部分肌纤维成分还是保留在肉当中。
通常,肉汤、鸡汤中蛋白质的含量只能达到1%-2%,而煲汤的肉块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5%至20%。
肉块中未能溶出的蛋白质通过胃的消化可以转化为小分子氨基酸,然后进入血液。
对于消化吸收能力正常的人来说,只喝汤不吃肉,摄入的蛋白质远远达不到身体的需要,与其说是“补”,倒不如说是浪费。
不过,对于身体病弱的人来说,虽然完整肉块的蛋白质含量更高,但因为消化吸收能力和肝肾处理功能都比较弱,会造成肉块中的蛋白质无法充分消化吸收,同时还加重了消化系统和肝肾的负担,因此这类人群可以只喝汤不吃肉。
虽然和肉块相比,汤汁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但其中还是会溶出不少对人身体有益的营养物质,比如游离氨基酸、小肽、谷氨酸、鸡酸、B族维生素等,这些营养物质可以被病弱人群快速吸收利用,而且鸡汤、肉汤的美味也会让人心情愉快,只要没有高尿酸血症,不放太多的盐,享用一下鲜美的鸡汤也是很有好处的。
冬季进补吃什么?1.天寒地冻多食粥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惯,提倡晨起服热粥,晚餐节食,以养胃气,常吃此类粥有增加热量和营养的功能。
腊八粥香甜可口,在严冬之际,喝一碗热腊八粥,可暖身祛寒,补而不腻,是冬季的进补佳品。
另外还有补阳祛寒的羊肉粥,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红枣粥等都适宜在冬季食用,不仅热气腾腾,暖身充饥,而且营养美味,一举两得。
2.冬季饮食宜温补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季进补,春季打虎;冬季不补,春季受苦。
”意思是说,冬季是四季之中人体进补的最好时节,人们应该利用这个好时节来补益身体。
冬季注意饮食养生,是进补的最佳选择。
冬季多寒,宜食温性食物。
元代营养学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指出,“冬气寒,宜食以热性治其寒”,主张进热食,并给予温补阳气类膳食,但不可过于温燥,服用次数及进补量宜自制,尤其是煎、烤、炸等燥热食品应当少吃,勿多食葱,以免使内伏的阳气郁而化热。
可适当选用羊肉、狗肉、虾、韭菜、桂圆、木耳、栗子、核桃、甲鱼等食物。
3.冬季宜饮滋补酒冬季进补,适量饮用营养滋补酒最相宜。
中医认为,酒能通血脉,行血理气,在滋补的同时,通过酒的作用,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饮酒后血液运行相对加快,加速血管内物质代谢,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中国的补酒糅合了中医理论精华,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价值。
多苦少咸养心气“冬日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
”冬季因肾水正旺,咸属水、心属火,多食咸味则助水克火,令心受病。
心属苦味,多食苦味之品,以保心肾相交。
所以,冬季饮食之味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
冬季饮食养生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基本原则,以“藏热量”为主。
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
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
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鹅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
4.冬吃萝卜保健康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样的谚语。
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还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凉解毒。
郑板桥有一幅养生保健对联也提到过萝卜与茶:“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萝卜的养生、保健、药用效应与茶有着相融之处,有“小人参”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