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腰椎疼痛的按摩方法介绍 腰椎痛怎样按摩

发布时间:2025-06-29 15:01:30

缓解腰椎疼痛可通过按摩腰阳关穴、肾俞穴、委中穴、环跳穴、命门穴等穴位实现。腰椎疼痛多由久坐、劳损、寒湿侵袭、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因素引起,按摩时需注意力度与手法。

1、腰阳关穴

腰阳关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处,属督脉穴位。按摩时用拇指指腹垂直向下按压,配合缓慢旋转动作,每次持续3-5分钟。该穴位能缓解腰部僵硬、酸胀感,对寒湿型腰痛效果显著。按摩后可配合热敷以增强血液循环,但腰椎急性损伤期应避免按压。

2、肾俞穴

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双手握拳以掌指关节揉按,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此穴主治肾虚型腰痛,常伴随下肢无力、耳鸣等症状。长期伏案工作者可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配合艾灸效果更佳,但皮肤破损者禁用。

3、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腘窝横纹中点,属足太阳膀胱经。可用拇指与食指捏拿腘窝肌腱,配合膝关节屈伸活动。该穴位对放射性下肢痛、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有缓解作用。按摩时应注意保持体位稳定,骨质疏松患者需减轻力度。

4、环跳穴

环跳穴在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处,侧卧屈膝取穴。用肘尖点按可缓解梨状肌综合征导致的腰臀痛,常伴有下肢麻木。按摩时宜采用间歇按压法,每按压10秒放松3秒,孕妇及髋关节病变者慎用。

5、命门穴

命门穴对应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对。掌根按揉此穴能改善阳虚型腰痛,症状多见畏寒肢冷。按摩前可搓热双手,配合腰部后仰动作增强效果。高血压患者按摩时需控制力度,避免突然体位变化。

日常可进行飞燕式、拱桥式等腰部功能锻炼增强肌肉力量,睡眠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脊柱生理曲度。避免单侧负重及突然扭转动作,久坐时每30分钟起身活动。饮食宜温补肝肾,适量食用黑芝麻、核桃等食材。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下肢肌力下降,应及时进行腰椎CT或核磁共振检查,排除椎管狭窄等器质性病变。中医推拿需由专业医师操作,自行按摩可能加重病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