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义微探——太白

发布时间:2020-03-17 15:01:15 复禾健康

小小的穴位里

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

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的踪迹与谜题,

等待我们去探索它的名义,

理解它的智慧。

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本栏目第三十二期

“足太阴脾经——太白”的探源,

揭开腧穴古老而神秘的面纱吧!

足太阴

脾经

小诗一首

脾足太阴起大趾

络胃上膈连舌使

经脉所过二一穴

起于隐白大包止

太白—

tàibái

出处

本穴最早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

归经属性

本穴属足太阴脾经俞穴,原穴。

穴义

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蒸升。

太白何处

在跖区,第一跖趾关节近端(内侧后方)赤白肉际凹陷中。因第一跖骨小头形状高大凸起,且此处皮肤较白,取骨高肉白之象,比拟太白山,故以太白名之名。

本穴位于大都穴上,可将大都穴的气血物质吸热蒸升,从天之下都上行于天之上都,表现出脾土生发肺气的特性,故本穴属土。

《会元》有云:“太白在大指内侧本节后。踝骨前。核骨下陷中。”脾经在此注为俞土,使其成为脾经俞穴。

太白何用

古代占象家认为

太白有“戡定内乱,匡扶正统”之能

其性属土,以此为名,合于人身

则可对应属金之急病

太,大也;白,肺之色,为气也。太白承受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并使其受热蒸腾,在更高的天部层次转化为阳气。天部的水湿物质受热之后,云开雾散,呈一片清白明朗之象,故取名太白。根据五行理论,脾土的生发可助肺行气,故本穴可以治疗肺胃气虚或肺气虚所致之症。

脾经本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本穴可大量蒸升阳气,弥补脾经气不足的状态,成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原,故本穴为脾经原穴。既为供养之原,又可助脾行气,治疗由于脾虚导致的大便难下、腹胀腰痛或气逆霍乱。

古代占象家认为,太白有“戡定内乱,匡扶正统”之能,其性属土,以此为名,合于人身,则可对应属金之急病(五行理论中,金对应肺),可用于暴病初期,元气尚足,适于猛治之症,主治胃痛、腹胀、便秘、吐痢等证,对于病后难以复元,预后较差之人,亦有安抚之效。

众家纷纭

太白主腹胀,食不化,喜呕,泄有脓血

《针灸甲乙经》:热病,满闷不得卧,太白主之;胸胁胀,肠鸣切痛,太白主之;身重骨酸不相知,太白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太白主腹胀,食不化,喜呕,泄有脓血;热病先头重,颜痛,烦闷,心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仰卧,热病满闷不得卧,身重骨痛不相知;霍乱,逆气。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