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量饮酒的好处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07-09 08:09:28

少量饮酒可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身心,但需严格控制在每日酒精摄入量内。少量饮酒的潜在益处主要有活血通络、缓解疲劳、增进食欲、促进社交、辅助药效发挥等。

一、活血通络

中医认为酒性温通,适量饮用可促进气血运行。黄酒或药酒中含有的酒精成分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对寒性体质人群手脚冰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传统中医常将当归、川芎等活血药材浸泡于酒中制成药酒,用于辅助治疗气血瘀滞引起的关节疼痛。

二、缓解疲劳

少量酒精能暂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帮助放松肌肉紧张状态。部分果酒含有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中和运动后产生的自由基。需注意饮酒后不宜立即入睡,避免影响睡眠质量。

三、增进食欲

餐前少量饮用开胃酒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强消化功能。绍兴黄酒中的多种氨基酸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脾胃虚弱者的食欲不振。但胃炎或胃溃疡患者应避免空腹饮酒,防止刺激胃黏膜。

四、促进社交

适度饮酒产生的轻微兴奋作用有助于缓解社交焦虑,在传统文化中常作为人际交往的媒介。药膳酒如枸杞酒、桑葚酒等兼具养生功效,适合亲友聚会时少量饮用。需注意避免劝酒文化导致的过量饮酒。

五、辅助药效

中医部分方剂需用酒作为药引,如炙甘草汤用黄酒煎煮可增强温补功效。酒能增加某些药物成分溶解度,如人参酒比单纯水煎更易析出皂苷类物质。服用中药期间饮酒需严格遵医嘱,避免与禁忌药物同服。

需特别注意每日酒精摄入量不应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白酒50毫升。高血压、肝病患者及孕妇应完全禁酒。饮酒时建议搭配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杂粮、瘦肉,减轻酒精代谢负担。长期饮酒者可通过饮用葛根茶、菊花茶等具有保肝作用的中药茶饮进行调理。中医养生强调饮酒需顺应四时,冬季适量饮用温性药酒,夏季则宜选择性凉的果酒,且饮酒后两小时内不宜进行艾灸、刮痧等理疗项目。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