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组成配方及用量

发布时间:2025-05-31 08:34:14

柴胡桂枝干姜汤由柴胡、桂枝、干姜、黄芩、牡蛎、甘草六味药材组成,具有和解少阳、温化水饮的功效,适用于少阳病兼水饮内停证。方中柴胡与黄芩和解少阳,桂枝与干姜温阳化饮,牡蛎软坚散结,甘草调和诸药。

1、柴胡:

柴胡性微寒,归肝、胆经,为方中君药,具有疏肝解郁、和解少阳的作用。其有效成分柴胡皂苷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缓解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少阳病典型症状。传统用量为9-12克,需根据患者体质调整。

2、桂枝:

桂枝性温味辛甘,归心、肺、膀胱经,可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在方中与干姜配伍增强温阳化饮之效,针对水饮内停导致的头眩、心悸等症状。常规用量6-9克,阴虚火旺者慎用。

3、干姜:

干姜性热味辛,归脾、胃、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的功效。与桂枝协同治疗水饮停聚引起的四肢不温、小便不利,常用剂量3-6克。过量可能引起口干舌燥等燥热反应。

4、黄芩:

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与柴胡配伍构成和解少阳的核心药对,可清泄少阳郁热。一般用量6-9克,脾胃虚寒者需配伍温中药同用。

5、牡蛎与甘草:

牡蛎咸涩微寒,可软坚散结、潜阳安神;甘草甘平,调和诸药兼能补脾益气。二者用量分别为12-15克和3-6克,牡蛎需先煎以增强药效,甘草可缓解他药峻烈之性。

使用本方需辨证准确,典型症状包括胸胁满微结、往来寒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等。煎煮时牡蛎需先煎30分钟,他药后下同煎15分钟。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保持情绪舒畅。若出现口舌生疮、便秘等热象应停药咨询医师,孕妇及阴虚体质者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调整配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