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症针灸处方
发布时间:2025-06-01 09:41:14
发布时间:2025-06-01 09:41:14
干燥综合征可通过针灸配合滋阴润燥穴位治疗,常用处方选取太溪、三阴交、涌泉、照海、复溜等穴位。该病多由肝肾阴虚、津液不足或气阴两虚引起,针灸能调节气血运行、促进津液生成。
位于足内侧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属足少阴肾经原穴。针刺太溪能补肾滋阴,改善口干眼干症状。临床常配合艾灸增强温补效果,适用于肾阴亏虚型干燥综合征患者。
足太阴脾经要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此穴可健脾益气、调和肝脾肾三阴经,促进津液输布。对于伴有消化不良、疲劳乏力的气阴两虚型患者效果显著。
足底前1/3凹陷处,为肾经井穴。深刺涌泉能引火归元、滋肾填精,缓解口腔黏膜干燥及皮肤脱屑。常采用透天凉手法治疗阴虚火旺型干燥综合征。
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属八脉交会穴。针刺照海可通调阴跷脉,改善泪液分泌不足导致的眼干涩。与睛明穴配伍使用能增强润目效果。
太溪穴上2寸跟腱前缘,肾经经穴。该穴具有滋阴降火、生津润燥功效,对唾液分泌减少有明显调节作用。多采用补法配合低频电针治疗。
干燥综合征患者日常可多食用银耳、百合、麦冬等滋阴食材,避免辛辣燥热食物。练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有助于改善肾气不足。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使用加湿器时注意定期清洁。中药可选用生脉饮、六味地黄丸等滋补肾阴方剂,但需在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建议每周进行2-3次针灸治疗,10次为1疗程,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唾液分泌量及眼部舒适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