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的高血压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5-02-25 09:01:34

高血压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眩晕”或“头痛”,主要与肝阳上亢、肾阴虚、痰湿内阻等因素有关。肝阳上亢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易怒、头痛头晕;肾阴虚则伴随腰膝酸软、耳鸣;痰湿内阻会引起胸闷、肢体沉重。治疗高血压,中医强调调理脏腑、平衡阴阳,通过中药、饮食、运动等多方面干预。

1、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是高血压的常见病因,多与情绪压力大、长期熬夜等因素相关。调理肝阳上亢,可选用天麻钩藤饮、龙胆泻肝汤等中药,平肝潜阳。日常饮食中,可多食用芹菜、苦瓜、菊花茶等清热平肝的食物。运动方面,建议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柔和的运动,帮助舒缓情绪、调节气血。

2、肾阴虚:

肾阴虚是高血压的另一重要原因,常见于中老年人群,表现为腰膝酸软、耳鸣、夜间盗汗等。调理肾阴虚,可选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滋阴补肾的中药。饮食上,推荐食用黑芝麻、枸杞、山药等滋阴补肾的食物。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改善肾阴虚。

3、痰湿内阻:

痰湿内阻多与饮食不当、脾胃虚弱有关,表现为胸闷、肢体沉重、头晕。调理痰湿内阻,可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二陈汤等化痰祛湿的中药。饮食上,避免过多食用肥甘厚味、辛辣刺激的食物,推荐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薏米、冬瓜、茯苓等。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促进痰湿排出。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以整体调理为主,强调脏腑平衡、阴阳协调。药物治疗可配合中药调理,饮食上注重清淡、滋阴、祛湿,运动则以舒缓为主,帮助调节气血、舒缓情绪。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中医综合调理,可有效改善高血压症状,提升生活质量。

相关推荐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