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气罐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发布时间:2025-06-21 13:25:55

拔气罐疗法通过负压刺激经络穴位,具有疏通气血、缓解疼痛等作用,但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皮肤损伤。主要益处包括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劳损、辅助治疗风寒湿痹;潜在风险涉及皮肤淤紫、烫伤风险、体质禁忌。

1、活血化瘀:

拔气罐产生的负压可扩张毛细血管,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代谢废物排出。传统中医认为该作用能化解"离经之血",改善气滞血瘀引发的肩颈酸痛、腰肌劳损等症状,对运动后肌肉恢复有明显帮助。

2、祛湿散寒:

通过吸附作用刺激膀胱经、督脉等阳经穴位,有助于驱散体内寒湿邪气。临床常用于改善风寒湿邪导致的关节僵硬、畏寒肢冷,配合艾灸可增强温经通络效果,对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有辅助疗效。

3、调节免疫:

负压刺激能激活皮下神经末梢,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增强单核细胞活性。研究表明定期在背俞穴施罐可提升淋巴细胞转化率,对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等免疫力低下症状有改善作用。

4、皮肤损伤:

负压吸附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紫斑,皮肤敏感者可能出现水疱。操作时间过长或吸附力过强会造成真皮层损伤,糖尿病患者等伤口愈合能力差者应慎用,避免继发感染。

5、体质禁忌:

气血两虚者施罐后易出现头晕心悸,孕妇腰骶部拔罐可能诱发宫缩。皮肤溃疡、出血倾向、严重心脏病患者禁用,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在颈动脉窦附近施罐,空腹或酒后操作可能引发虚脱。

实施拔气罐后需注意保暖避风,24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建议配合饮用红枣枸杞茶等温补气血的饮品,淤紫未消退前不宜重复施罐。体质虚弱者可采用"闪罐"等轻柔手法,施罐后出现心慌气短应立即平卧并饮用糖水。定期拔罐者应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铁质,猪肝菠菜粥等食疗方可预防气血耗伤,同时保持适度有氧运动以增强体质耐受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