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艾灸哪里

发布时间:2025-06-05 07:12:46

中风后遗症艾灸治疗主要选取百会、足三里、曲池、合谷、关元等穴位。艾灸通过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肢体麻木、言语不利等症状,需结合个体症状辨证选穴。

1、百会: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属督脉要穴。艾灸百会可升阳举陷、醒脑开窍,对中风后出现的头晕目眩、认知障碍有改善作用。操作时采用温和灸法,每次15-20分钟,注意避免烫伤头皮。

2、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是足阳明胃经合穴。艾灸此穴能健脾益气、通经活络,针对下肢无力、肌肉萎缩效果显著。可与悬钟穴配合使用,增强疏通下肢经络的效果。

3、曲池:

曲池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属手阳明大肠经。艾灸该穴位可缓解上肢拘挛、手指屈伸不利,配合外关穴能增强疏通手三阳经的作用。施灸时注意保持肘关节放松。

4、合谷: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艾灸此穴具有通络止痛、开窍醒神功效,对中风后手部功能障碍、面瘫症状有改善作用。施灸时可配合谷穴交替进行。

5、关元:

关元穴在脐下3寸,腹中线上,属任脉要穴。艾灸关元能温补肾阳、益气固本,改善中风后尿失禁、疲劳乏力等元气虚损症状。可与气海穴配伍使用,增强培元固本之效。

中风后遗症艾灸治疗需长期坚持,建议每周3-4次,配合肢体功能锻炼效果更佳。饮食宜选用黑木耳、山楂、丹参等活血化瘀食材,避免高脂高盐。太极拳、八段锦等柔缓运动可促进气血运行。艾灸前后注意保暖,施灸后2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若出现皮肤过敏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并咨询中医师调整方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