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饮暴食症什么引起的
发布时间:2025-05-23 13:19:36
发布时间:2025-05-23 13:19:36
暴饮暴食症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压力、情绪调节障碍、神经生物学异常、创伤经历等原因引起。
家族中有饮食障碍或精神疾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高,特定基因如BDNF、FTO可能影响食欲调控。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识别自动思维、辩证行为疗法情绪调节训练、必要时联合氟西汀等抗抑郁药物调节5-羟色胺水平。
长期职场竞争或家庭矛盾可能触发情绪化进食,社交媒体宣扬的体型标准加剧焦虑。建议实施正念饮食训练如餐前深呼吸、建立压力日记追踪触发点、参与团体治疗获得社会支持。
抑郁症或焦虑症患者常通过进食缓解负面情绪,形成食物依赖。需采用情绪ABC记录法分析事件-信念-后果,尝试替代性安抚方式香薰疗法、拼图游戏,严重时需舍曲林等药物干预。
下丘脑-垂体轴功能紊乱导致饥饿素水平异常,多巴胺奖励系统对食物反应过度。经颅磁刺激可调节脑区活动,营养方案需增加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南瓜籽、奶酪,配合规律有氧运动改善代谢。
童年虐待或突发事故可能引发用进食填补心理空缺的行为模式。眼动脱敏疗法可处理创伤记忆,艺术治疗帮助表达压抑情绪,建立安全依恋关系是关键修复步骤。
日常护理需注重地中海饮食模式橄榄油、深海鱼、坚果稳定血糖,避免极端节食诱发反弹。每周3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调节皮质醇,睡眠保持7小时以上。餐具改用小尺寸控制单次摄入量,餐后立即刷牙减少继续进食欲望。记录饮食日志时需同时标注当时情绪状态,便于识别非生理性饥饿信号。亲友应避免对进食行为的过度关注,转而强化积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