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饮暴食是什么病
发布时间:2025-05-23 13:18:20
发布时间:2025-05-23 13:18:20
暴饮暴食属于进食行为障碍,可能由遗传因素、情绪压力、神经内分泌失调、社会文化影响及创伤经历共同导致。
家族中有进食障碍病史者患病风险增加3-4倍,特定基因如BDNF、FTO可能影响食欲调控。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识别触发因素,药物方面氟西汀等SSRIs能调节5-羟色胺水平,团体治疗可建立支持系统。
焦虑抑郁引发的情绪性进食占病例67%,大脑奖赏回路对食物刺激过度反应。正念训练能改善情绪觉察,文拉法辛等SNRIs可稳定情绪,制定"非食物减压清单"如泡澡、拼图替代进食。
下丘脑-垂体轴功能异常导致瘦素抵抗、胃饥饿素升高。肠促胰素类似物如利拉鲁肽可延缓胃排空,经颅磁刺激调节摄食中枢,规律睡眠有助于激素节律恢复。
节食文化造成的剥夺感易引发报复性进食,社交媒体身材比较加剧行为。营养师指导的"直觉饮食法"重建饥饿信号,家庭治疗改善进食环境,避免极端饮食宣传。
童年虐待或性侵史患者中暴食症患病率达28%。眼动脱敏疗法处理创伤记忆,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曲酮减少进食快感,安全屋计划提供危机应对方案。
每日摄入富含色氨酸的小米南瓜可促进血清素合成,瑜伽等中低强度运动调节皮质醇,记录饮食情绪日记识别模式。陶瓷餐具减慢进食速度,蓝色灯光降低食欲激发,这些行为干预需配合专业心理治疗。体重波动过大时需筛查糖尿病、胃食管反流等共病,女性需关注多囊卵巢综合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