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暴饮暴食症

发布时间:2025-05-23 07:14:26

暴饮暴食症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压力、情绪调节障碍、神经生物学异常、创伤经历等原因引起。

1、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饮食障碍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升高,特定基因如BDNF、FTO可能影响食欲调控。治疗需结合认知行为疗法调整进食观念,药物可选氟西汀等抗抑郁剂调节神经递质,家庭干预帮助建立健康饮食模式。

2、环境压力:

长期职场竞争或人际关系紧张易触发情绪化进食,社交媒体宣扬的体型标准可能加剧焦虑。建议通过正念减压训练降低应激反应,短期可使用阿普唑仑缓解急性焦虑,建立每日情绪记录表识别触发因素。

3、情绪障碍:

抑郁症患者常通过进食缓解空虚感,多巴胺奖励机制异常导致对高糖高脂食物依赖。需采用辩证行为疗法改善情绪管理,药物方案包括安非他酮等双通道抗抑郁药,规律进行有氧运动提升内啡肽分泌。

4、神经生物学:

下丘脑-垂体轴功能紊乱影响饱腹感信号传递,肠脑轴微生物失衡可能增强进食欲望。治疗可尝试利拉鲁肽等GLP-1受体激动剂,经颅磁刺激调节摄食中枢,补充益生菌改善肠道菌群。

5、创伤经历:

童年期情感忽视或性虐待幸存者可能用食物填补情感缺失。需进行眼动脱敏治疗处理创伤记忆,团体心理治疗重建安全感,艺术表达疗法疏导压抑情绪。

日常护理需注重三餐定时定量,选择高纤维的燕麦、奇亚籽等延长饱腹感,避免囤积零食。每周3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调节代谢,练习腹式呼吸应对突发食欲。睡眠不足会加剧暴食倾向,建议保持7小时以上高质量睡眠。记录饮食日记有助于识别模式,严重呕吐或代谢紊乱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