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治疗的3个阶段是什么?食疗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发布时间:2021-08-02 15:52:52

痛风急性发作时,应采用药物疗法来抑制疼痛。使用的药物有秋水仙碱和非类固醇类消炎药物。

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来自一种名为秋水仙的百合科植物的种子和球根。早在古希腊时代,医生就已经对用秋水仙治疗痛风做了记录。秋水仙碱能够抑制关节内白细胞的活动,在痛风初期发作阶段颇有疗效,如果在痛风发作24小时后再服用,效果将降低。

传统治疗方法是每小时服用0.5毫克秋水仙碱,但这样会在服药几小时内出现腹泻、腹痛、胃肠受损等不良反应。所以,现在多采用在痛风发作前兆出现时,服用一片秋水仙碱,以控制症状。对于痛风已经发作的患者,通常使用以下非类固醇类消炎药物来治疗。

非类固醇类消炎药物

非类固醇类消炎药物是指不含有类固醇激素并能抑制炎症的药物。痛风发作十分剧烈时,使用此类药物可以缓解症状,而且不良反应较小。

非类固醇类消炎药物包括吲哚美辛、萘普生、布洛芬、莫比可、炎痛喜康等。

除了使用药物治疗之外,患者还要注意改变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防止因饮食过量导致热量过剩,将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痛风患者往往容易患有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其他生活方式病。因此,治疗时需兼顾其他病症。

几乎所有的痛风患者都会出现肾脏受损、尿路结石等症状,因此一定要进行尿路调养。

痛风缓解期,通过食疗自我调节

食疗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1.为避免肥胖,根据标准体重计算每日应摄取的热量,并严格遵守

2.注意膳食营养平衡

3.多饮水,使尿量保持在每天2升以上

4.将每天摄取的盐分控制在6—7克以下

5.尽量避免饮酒和其他酒精饮料

痛风慢性期,采取药物疗法

慢性期患者仍需注意节制饮食和饮酒。若经食疗后仍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需使用抑制尿酸生成和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血尿酸值仍大干9毫克/分升

·每年有2次以上急性发作者

·有痛风石和肾功能不全者

抑制尿酸产生的药物

目前通常使用别嘌醇抑制尿酸生成,用法:每次100毫克,每日2~3次。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常用的有苯溴马隆、丙磺舒、磺吡酮等。以苯溴马隆为例,开始用量为25毫克,每日1次,逐渐增加至每日100毫克。

另外,尿液的pH值小于6时呈酸性,尿酸难溶于酸性尿中,容易形成结石。因此,有些患者在服用上述药物的同时,必须搭配服用尿碱化药物。

该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复禾健康观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