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身体有病通常可以离婚,但需考虑婚姻法对特殊情况的保护。婚姻关系解除主要依据夫妻感情是否破裂,疾病本身不直接限制离婚权利,但若患病方生活困难,法院可能判决经济补偿。离婚涉及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时,患病方的医疗需求和生存权益会纳入考量。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但并未禁止患病方提出离婚。若患病一方主动提出离婚,需证明感情确已破裂,法院会审查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等因素。经济条件较好的一方可能被要求支付适当帮助费,具体金额根据当地生活水平、双方收入及医疗开支综合判定。诉讼离婚中,患病方若无民事行为能力,需由监护人代为诉讼。
当患病方不同意离婚时,法院倾向于维护婚姻稳定性。对于患有重大疾病且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一方,配偶提出离婚可能被认定为遗弃行为。精神疾病患者离婚需出具司法鉴定报告,证明其病情不影响意思表示真实性。涉及传染病的情况,不能以疾病为由剥夺离婚权利,但需做好医疗防护避免传染。
离婚后患病方可依据经济困难主张原配偶提供定期补助,但需提供医疗费用证明和收入状况材料。建议咨询专业婚姻律师制定诉讼策略,提前准备病历、收入凭证等证据。婚姻存续期间患病方的医疗费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未报销部分需协商分担比例。通过协议离婚可缩短流程,但需明确后续医疗费支付方案并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