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生存期差异较大,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存活5-10年,部分患者生存期超过20年。生存时间主要受心功能分级、治疗依从性、并发症控制等因素影响。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心肌病变,早期确诊并接受规范治疗的患者预后相对乐观。心功能处于Ⅰ-Ⅱ级的患者通过长期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配合低盐饮食和适度运动,通常能维持较稳定的心脏功能,部分患者生存期可达10年以上。对于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可显著降低猝死风险。
晚期患者心功能达到Ⅲ-Ⅳ级时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明显下降。出现顽固性心力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或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会加速病情恶化。心脏移植是终末期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术后生存期可显著延长,但供体短缺和术后排异反应仍是主要限制因素。部分患者因经济条件或身体状况无法接受移植,需依赖持续静脉用药维持。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不超过1500毫升。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睡眠时采取高枕卧位减轻呼吸困难。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常备急救药物,出现下肢水肿加重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就医。保持乐观心态和良好医患沟通有助于改善长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