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性心肌病是一种以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减退为特征的心肌疾病,病程长达15年时需重点关注心功能维护与并发症预防。长期管理主要涉及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器械植入和心脏移植评估。
1、药物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延缓心室重构,常用药物包括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肌耗氧量,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是常用选择。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可减少水钠潴留。利尿剂适用于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需注意电解质平衡。抗凝药物对合并房颤或血栓高风险患者尤为重要。
2、生活方式调整
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控制液体摄入量。戒烟戒酒可减轻心脏负荷,避免饮用含咖啡因饮料。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定期监测体重变化,短期内体重增加可能提示液体潴留。
3、定期监测
每3-6个月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心室功能变化。动态心电图可发现潜在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心动过速。血液检查包括脑钠肽水平监测和肝肾功能评估。运动负荷试验帮助判断运动耐量变化。家庭血压和心率监测数据应做好记录供医生参考。
4、器械植入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适用于QRS波增宽的患者,可改善心室同步性。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能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左心室辅助装置可作为心脏移植前的桥接治疗。永久性起搏器适用于合并严重传导阻滞的病例。器械植入后需定期程控检查设备工作状态。
5、移植评估
终末期患者需评估心脏移植适应症,包括最大药物治疗下仍存在严重症状。移植前需完善免疫配型和感染筛查。等待期间可能需机械循环支持。术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移植后康复包括心肺功能锻炼和感染预防。
长期患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但避免长时间卧床。饮食以低脂、高纤维、适量优质蛋白为主,可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有急救药物。保持与心脏专科医生的定期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出现气促加重、下肢水肿或心悸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可参加心脏病友互助小组缓解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