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云医大:慢性咽炎小心滤泡增生!
时间:2025.07.05 09:05 作者:昆明云医大医院-耳鼻喉
时间:2025.07.05 09:05 作者:昆明云医大医院-耳鼻喉
滤泡增生通常指淋巴滤泡增生,是淋巴组织对炎症或刺激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常见于咽喉部(如咽后壁、舌根部),也可发生在鼻腔、扁桃体等淋巴组织丰富的部位。
咽喉部黏膜下分布着丰富的淋巴滤泡,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负责抵御病原体(细菌、病毒等)和外界刺激。当受到持续刺激时,滤泡会增生、肥大。
2.主要诱因慢性炎症刺激:如慢性咽炎、鼻炎、鼻窦炎(鼻涕倒流刺激咽喉)、扁桃体炎等,长期炎症导致淋巴滤泡反复增生。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饮酒(烟酒中的有害物质刺激黏膜)、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熬夜等。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粉尘、油烟、化学气体、干燥或寒冷空气等。
用嗓过度:教师、歌手、主持人等职业人群,因长期过度用声导致咽喉黏膜慢性损伤。
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至咽喉部,刺激黏膜引发慢性炎症,进而导致滤泡增生。
过敏因素:对花粉、尘螨等过敏,引发咽喉黏膜变态反应,诱发滤泡增生。
局部异物感:常见症状,患者感觉咽喉部有“东西堵着”,咳不出也咽不下,尤其在空咽(不吞咽食物时)时明显。
咽干、咽痒:黏膜长期受刺激,导致分泌物减少或异常,出现咽干;部分患者伴有咽痒,甚至引发刺激性咳嗽。
咽痛或灼热感:炎症明显时,可出现轻微咽痛或咽喉部灼热感,尤其在晨起或说话过多后加重。
其他:若增生的滤泡较大或数量较多,可能影响吞咽或呼吸(罕见);合并鼻炎、鼻窦炎时,可伴有鼻塞、流涕、鼻后滴漏等症状。
视诊与触诊:医生通过压舌板观察咽后壁,可见散在或融合成片的淡红色颗粒状突起(滤泡),质地柔软;若增生明显,可呈“铺路石”样外观。
喉镜检查:对于舌根部或咽喉深部的滤泡增生,需通过电子喉镜或纤维喉镜明确位置、大小及范围,同时排除其他病变(如息肉、肿瘤等)。
病因排查:医生可能会询问病史(如是否有反酸、鼻塞等),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24小时食管pH监测(排查反流)等,明确诱因。
淋巴滤泡增生本身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应,治疗核心是去除诱因、缓解症状,而非单纯“消除滤泡”(过度治疗可能损伤正常黏膜)。
1.一般治疗与生活调整改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水,保持咽喉湿润。
调整环境:避免接触粉尘、油烟等刺激物,室内保持适宜湿度(50%-60%),必要时使用加湿器。
控制基础病:积极治疗鼻炎、鼻窦炎(减少鼻涕倒流)、胃食管反流(如使用抑酸药)等。
2.药物治疗(针对炎症或症状)局部用药:含漱液清洁咽喉;含片(如西瓜霜含片、草珊瑚含片)缓解咽干、咽痛;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鼻炎,减少鼻后滴漏。
全身用药:若合并细菌感染(如咽痛明显、有脓点),可短期使用抗生素;过敏相关者,可口服抗组胺药。
3.物理治疗(适用于症状明显、滤泡增生严重者)激光、微波、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通过微创方式减少滤泡体积,缓解异物感,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过度治疗),术后仍需配合生活调整以防复发。
预后:淋巴滤泡增生是良性病变,不会癌变,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调整,症状可明显缓解,但易复发(尤其诱因未去除时)。
注意事项:
避免盲目追求“消除滤泡”:无症状的轻度增生无需治疗,过度消融可能破坏正常淋巴组织,降低局部免疫力。
长期不愈需排查其他疾病:若异物感、咽痛等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吞咽困难、痰中带血等,需及时做喉镜检查,排除咽喉部肿瘤等严重疾病。
总之,淋巴滤泡增生是咽喉部慢性炎症的常见表现,关键在于找到并去除诱因,结合对症治疗,多数患者可有效控制症状。
上一篇: 昆明云医大:警惕内耳胆脂瘤!
下一篇: 昆明云医大:鼻息肉需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