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先天缺陷与后天损伤的双重夹击
时间:2025.04.29 20:22 作者:济南哮喘病医院
时间:2025.04.29 20:22 作者:济南哮喘病医院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核心病理机制为支气管壁的不可逆性损伤与扩张,通常由多种因素协同作用引发。以下从五大维度解析其致病原因:
1.感染:常见的致病诱因
细菌、病毒及真菌感染是支气管扩张的首要病因。儿童时期反复患麻疹、百日咳或腺病毒肺炎,可能破坏支气管壁结构,导致成年后支气管扩张风险增加。此外,肺结核、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坏死性肺炎等,也可能通过持续炎症损伤支气管弹性组织。
2.气道阻塞:物理性损伤的连锁反应
支气管内异物(如儿童误吸的小物件)、肿瘤压迫、黏液栓塞或肿大淋巴结等,均会阻塞气道,导致远端分泌物滞留、管腔压力升高,终引发扩张。此类病例多见于局部支气管损伤,而非弥漫性病变。
3.免疫缺陷:感染防御的崩塌
原发性免疫缺陷(如低丙球蛋白血症)或继发性免疫缺陷(如艾滋病、肺移植后免疫抑制),会削弱机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导致反复感染与支气管结构破坏。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引发的免疫攻击,也可能直接损伤支气管组织。
4.先天性因素:基因与结构的双重缺陷
遗传性疾病如囊性纤维化,会导致支气管黏液分泌异常与清除障碍,形成慢性阻塞;支气管软骨发育不全则使支气管缺乏支撑,在呼吸压力下易扩张。此类病例多呈弥漫性分布,且常伴随其他系统异常。
5.纤毛运动障碍:清道夫功能的失灵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患者的呼吸道纤毛无法正常摆动,导致黏液滞留与感染反复,进而引发支气管扩张。此类疾病常伴随鼻窦炎、不育等肺外表现,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
支气管扩张的致病机制复杂,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对控制病情进展至关重要。患者需定期监测肺功能、规范用药,并避免接触污染环境,以减少急性发作风险。
山东省济南哮喘病医院、济南肺康哮喘病研究院,正规胸肺呼吸病专业医院,医院打造强势专家队伍,拥有一支专业的以董茂利、王东洋、赵凤芹、史逸鸽、姜豪杰等呼吸科专家团队,用“精一湛技术”和“高尚一医德”为广大患者服务。医院开展长期技术合作,医院不断开展同众多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的合作与各地医院互派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如北京中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原庆、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张弘、赵静主任、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林俊岭、山东省中西结合呼吸内科主任杨琳红、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内科亓梅、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呼吸内科倪祥惠等知名医院专家,从而确保医疗技术上的精益求精、“科技兴医、质量建院”的发展方向。
温馨提示:济南哮喘病医院(山东省呼吸肺病二级专科医院)济南肺康哮喘病研究院(山东省呼吸肺病研究院)-山东省立三院专科联盟医院,是山东省一家集专业性、科研性于一体的胸肺呼吸系统疾病二级诊疗专科医院。医院在治疗哮喘病、肺气肿、慢阻肺、肺心病、支气管扩张、老慢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病、尘肺、肺纤维化、支气管炎、矽肺、肺结节、肺大泡、咳痰喘等胸肺呼吸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
上一篇: 慢阻肺患者“上不来气”的幕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