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重手术并非想做就做,专家解析肥胖的医学真相

发布时间:2024-08-23 15:11:58

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减重”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魔咒。每当我们在镜子前审视自己,或是在网络上看到那些所谓“完美身材”的图片时,总会莫名地感到一阵焦虑。然而,减重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好看,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我们的健康。根据《中国肥胖代谢外科数据库:2023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减重手术量已经攀升至3.7万余例,比2022年增加了超过一万例。这一数字背后,折射出了社会对于肥胖问题的日益重视。

肥胖不仅影响外貌,更是健康的隐患

肥胖不仅仅是造成外貌不美观,更是一种可以严重危害健康的疾病。早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首次将肥胖症定义为疾病。研究表明,超重或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多种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些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减重手术来解决肥胖问题。

减重手术的严格要求

虽然减重手术在当下受到广泛欢迎,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通过手术来实现减重目标。在采访中,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普外科主任顾岩明确指出,减重手术有严格的指征,并非人人都可以进行。例如,体重58公斤、身高162厘米的年轻女生,BMI仅为22.1,仅仅因为对自己身材不满意而要求手术,最终被拒绝。

手术并非轻而易举

顾岩强调,减重手术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控制体重,但它也是一项具有风险的外科手术。曾有患者在不必要时选择做减重手术,最终因术后不良反应而需要急救治疗。为了更好地帮助患者安全有效地减重,华东医院设立了肥胖与代谢性疾病MDT(多学科)门诊,其中包含了麻醉科、内分泌科、营养科等多学科权威专家团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

肥胖是一种病

顾岩指出:“应该认同的是,肥胖是一种病”。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的数据,中国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34.3%和16.4%,形势十分严峻。许多时候,患者对待肥胖的态度两极分化,有些人不以为然,而另一些人则过分关注,甚至产生身材焦虑。肥胖按病因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前者大多是因饮食不当导致,而后者常常与内分泌、遗传或药物相关。

适合手术的患者

顾岩表示,对于重度肥胖患者,单靠改变生活方式往往无法取得显著的减重效果,这类患者经过专科医师评估和多学科会诊后,如果满足手术指征,可以考虑手术治疗。目前减重代谢手术的方法主要有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单吻合口胃旁路术等,其中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占比超八成。随技术进步,这些手术方式已实现微创化,缩短了恢复时间。

手术后的责任

减重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手术后的患者仍需要严格遵守医嘱,进行营养和运动管理,定期随访。顾岩团队提倡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管住嘴,迈开腿”,以有效预防肥胖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再度发生。

每一个选择走上手术台的人,都希望通过努力获得健康的体重和生活。然而,减重手术虽然有效,但它所承载的风险和责任同样不容忽视。我们应该理智对待肥胖问题,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减重方式,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美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