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体有异味通常需要做白带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妇科B超检查、阴道分泌物培养和宫颈TCT检查。异味可能与阴道炎、尿路感染、盆腔炎等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白带常规检查
通过采集阴道分泌物检测PH值、清洁度及病原体。能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或霉菌性阴道炎。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性生活及阴道冲洗,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若检出线索细胞或胺试验阳性提示细菌感染,检出滴虫或假菌丝则对应特异性炎症。
2、尿常规检查
可筛查泌尿系统感染导致的异味。尿液中白细胞酯酶阳性或亚硝酸盐阳性提示可能存在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感染。需留取清洁中段尿标本,女性应避开月经期检查。尿路感染可能伴随尿频尿急症状,严重者需结合尿培养结果用药。
3、妇科B超检查
经阴道或腹部超声能发现盆腔积液、输卵管增粗等盆腔炎体征。盆腔炎引起的异味多伴随下腹坠痛、发热等症状。检查前需憋尿使膀胱充盈,急性期可见输卵管卵巢脓肿等特征性改变。长期炎症可能导致输卵管堵塞等后遗症。
4、阴道分泌物培养
对反复发作或常规治疗无效的异味有诊断价值。通过培养基分离特定病原体如加德纳菌、支原体等,同时进行药敏试验指导用药。取样时需用无菌拭子深入阴道侧壁旋转取材,避免宫颈黏液污染。培养结果需3-5个工作日出具。
5、宫颈TCT检查
排查宫颈病变引起的异常分泌物。宫颈癌前病变可能合并感染导致异味,液基细胞学检查能发现非典型鳞状细胞。建议21岁以上女性定期筛查,配合HPV检测可提高检出率。检查后可能出现少量出血属正常现象。
日常应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穿紧身裤久坐。清洗会阴时用温水即可,过度使用洗液可能破坏菌群平衡。同房前后注意清洁,月经期勤换卫生巾。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补充含乳酸菌的酸奶。若异味持续或伴随瘙痒、疼痛等症状,须及时复查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