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脑出血:脑出血的“防与治”,中医早有答案
时间:2025.11.13 16:26 作者:武汉世纪国医堂中医医院
时间:2025.11.13 16:26 作者:武汉世纪国医堂中医医院
脑出血如同身体里埋下的“隐形炸弹”,一旦发作,轻则偏瘫失语,重则危及生命。许多人认为它只是老年病或高血压的“专利”,却不知长期熬夜、情绪暴躁、饮食油腻同样会成为诱因。在西医急救稳定病情后,中医通过“整体调理、气血双补”的理念,为患者开辟了一条从卧床到站起的康复之路。
一、中药治疗:辨证分型,精准用药
急性期:
闭证(邪实内闭):突发昏迷、肢体强痉。阳闭(面红身热)用安宫牛黄丸清热开窍;阴闭(痰涎壅盛)用苏合香丸芳香化痰。
脱证(正气虚脱):目合口开、二便失禁,急用参附汤回阳固脱。
恢复期:
气虚血瘀型:半身不遂、舌暗脉涩,用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益气活血。
肝肾阴虚型: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用地黄饮子滋阴潜阳。
后遗症期:
长期调理以扶正祛邪为主,血瘀体质服三七粉,痰湿体质食薏仁粥。
二、针灸治疗:醒脑开窍,通络复能
急性期:
针刺百会、人中促苏醒;十宣穴放血泻热。
恢复期:
头针:选取运动区、感觉区,配合电针改善肢体功能。
体针:上肢偏瘫刺肩髃、曲池;下肢偏瘫刺环跳、足三里。
语言障碍:针刺通里、廉泉穴,配合舌部训练。
三、推拿与外治:疏通经络,缓解痉挛
推拿:
循经推拿上肢手阳明经(合谷、曲池)、下肢足阳明经(足三里),用滚法放松肌肉。
避免直接按压出血部位,血压过高者禁用重手法。
外治法:
中药熏蒸(当归、川芎)缓解肌痉挛;穴位贴敷(吴茱萸敷涌泉)引火下行。
四、饮食调理:因证施食,健脾祛邪
急性期:
饮藕汁、梨汁清热生津,忌辛辣油腻。
恢复期:
气虚血瘀型食黄芪粥;肝肾阴虚型饮百合银耳羹;痰湿型食薏仁赤小豆粥。
通用原则:
低盐低脂,控制“三高”;吞咽障碍者调整食物质地。
五、预防与康复:形神同调,防复发
控制危险因素:
按时服药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激动;练习八段锦调和气血。
四季养生:
春季饮菊花茶平肝阳,冬季食羊肉汤补肾阳。
中医治疗脑出血强调“急则治标,缓则治本”,通过多手段协同作用,既可辅助急救,又能显著改善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