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养生,注意三类疾病
时间:2023.11.13 16:06 作者:肖瘤医生互联网医院
时间:2023.11.13 16:06 作者:肖瘤医生互联网医院
清明时节,正值气候逐渐转暖之时,是清气上升的时节,此时养生贵在与自然同气相求,讲求人之阳气生发。时至清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就不冷了,南方与北方好似两重天,北方干燥少雨,南方湿润多雨。因为清明正处于春夏交替之时,正是冷暖空气交替相遇之际,天气、温度的变化相当大,时热时冷。
清明时节要注意以下疾病:
1)注意关节疼痛等病症。在这细雨纷纷的节气里湿气较重,人体容易感受湿邪、觉四肢麻痹,尤其是老人家。
2)谨防哮喘肿瘤。清明正是繁花盛开,树木葱郁之季,更是花粉、昆虫引发过敏的高蜂期,再加上清明扫墓焚烧纸钱祭莫先人的风俗盛行,纸张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烟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多环芳烃等多种空气污染物,易引起咳嗽、气喘等疾病,更容易诱发哮喘,严重的还可能出现胸闷、憋气等症状。
3)预防高血压。清明节前后,人们的情绪波动较大,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人,由于过于怀念亲人,寝食不安,极易造成血压升高。
接下来我们就围绕以上病症说说,清明该注意些什么:
1、饮食多辛甘,不宜过食酸物。
清明时节饮食宜温,饮食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可适当“增甘”即多食甜食,顺应春天养生生机。但肥胖者宜相应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
此时风比较干燥,加上人体内肝火旺盛,内外相结合,就容易出现口干、鼻干等症状,在外出时,除了保暖,还要多饮水。饮食方面,以平肝补肾润肺为主,以健脾扶阳祛湿为食养原则,姜、葱、韭菜宜适度进食,要避免吃燥性、刺激性食物如羊肉、辣椒等,多吃新鲜上市的果蔬。
2、调养正气,增强抗病能力。
清明时节是万物生长的节气,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开始旺盛。但致病的湿热邪毒、细菌、微生物等也容易生长繁殖,感染人体。因此春季也是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猩红热等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健康的生活方式能调养肝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多锻炼身体,不要过于疲劳,不要熬夜,以利肝气的恢复和充盈。要多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流通,多晒太阳,吸收大自然的阳气以暖肝阳。搞好环境卫生,注意防寒保暖,防止感冒。有发热咳嗽要及时找医生诊治。
3、早睡早起,防“春困”。
经过雨水、惊蛰、春分,到了清明,大地暖到了清气上升之时。中医认为“久卧伤气”,坐卧时间过长,会影响到气血的循行,扼杀阳气,而熬夜太晚,也会耗杀阳气。因此,起居方面要做到早睡早起,顺应人体阳气生发的规律,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消极影响。衣着宽松,舒缓形体,心情开朗,克服倦懒思眠的状态,尽快适应季节的变化。
4、防“倒春寒”。
俗话说“二月乱穿衣”,说的就是清明节前后,这个时节气温变化大,乍暖乍寒,而寒气易伤肝阳之气,应该随手准备一件可以随便穿脱的外套。早上出门上班时穿一件风衣,注意保暖,中午感到热时,可脱掉,晚上下班回家再穿上,这样就会有效预防感冒。
春天不要骤减衣衫。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减脱冬装尤应审慎。衣着宜上薄下厚,保持腰腹下肢的温暖,防止感冒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或复发。
5、防梅雨潮湿天气。
清明时节湿气重,湿浊易伤肝脾阳气,亦可伤肺。当你感到头晕、懒言、肢体困重、疲倦乏力、嗜睡、没有胃口等不适时,这说明你很有可能体内惹湿了。
清明时节应多吃些健脾胃、去湿的食物,保持大小便通畅;不能吃霉变不洁和生冷食物;少吃高盐、高糖、高脂的食物,多补充优质蛋白、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保持均衡营养、清淡饮食,就可以避免消化系统的疾病。此外,梅雨天气地面湿滑,老人应慎防跌倒导致骨折及脏腑的损伤。
6、注重锻炼,多享受阳光。
春属木,与肝相应。要热爱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多运动,多锻炼形体,多享受阳光、陶冶性情。老年人的活动则应在天气和暖,春气盎然的时候进行,以打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操及散步运动为主,能促进血液循环,还能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7、心态要平和,舒缓心理压力。
疫情期间,宅家时间久了,就容易出现倦怠、心情郁闷、焦躁、烦恼等情志波动,因此舒缓心理压力尤为必要。心态要平和,避免不良的情志刺激,如过度兴奋、忧虑、悲伤、恐惧,遵守各项防疫规定,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每天的生活、工作、娱乐,是调养肝气的好办法。
8、养生重在养肝。
传统的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意思是说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肝脏有密切关系。所以,春季的养生保健方法应以养肝为主。如果肝功能正常,人的气机就会通畅,气血就会和谐,各个脏腑的功能也能维持正常。因此,清明养生重在养肝。调养肝脏有“养肝”和“清肝”之分。具体方法有多种,如以肝养肝、以味养肝、以血养肝和以菜养肝等。
清明过后,草木陆续生长,适量的户外活动可促进人的阳气生发,民间还有踏青、放风筝等放松身心的习俗。同时,这一时节又是登山的好时候。踏青登山是个很好的有氧运动。不仅能使心肺功能得到极大的锻练。还能很快地消耗脂肪,加强腿部的肌肉力量。
来源肖瘤医生:https://xiaoliuyisheng.cn/html/zixun/1411.html
下一篇: 预防结直肠癌,从生活习惯和重视体检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