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病吗

发布时间:2025-04-27 17:10:5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脂质沉积、血管炎症等引起的慢性血管病变,属于心血管疾病范畴,需通过药物控制、手术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综合管理。

1、病理本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核心病理改变是动脉内膜下脂质堆积形成斑块,伴随平滑肌细胞增生和纤维帽形成。长期发展可导致血管狭窄或斑块破裂引发心肌梗死。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他汀类药物降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或硝酸酯类改善心绞痛。

2、遗传因素: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遗传缺陷可加速动脉硬化进程,约30%病例与基因相关。基因检测辅助诊断后,需强化降脂治疗如PCSK9抑制剂,同时控制继发风险因素。

3、环境诱因:

高脂饮食、吸烟和空气污染等环境暴露会促进氧化应激反应。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25克膳食纤维,避免PM2.5超标环境暴露。

4、生理机制:

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异常通过血管内皮损伤促进病变。血压需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内,可联合ACEI类药物和SGLT-2抑制剂。

5、疾病关联:

从轻度稳定性心绞痛到急性冠脉综合征均属该病进展阶段。重度狭窄需考虑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搭桥手术或旋磨术等血运重建治疗。

日常需坚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推荐快走或游泳;增加深海鱼类摄入补充Omega-3脂肪酸;戒烟并保持BMI<24。定期进行冠状动脉CTA或运动负荷试验监测斑块变化,出现持续性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长期管理需结合血脂、血糖、血压三达标原则,建立个体化二级预防方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