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食通常指短时间内摄入远超正常需求的食物量,伴随失控感和后续的补偿行为。暴食的判断标准主要有进食速度异常快、吃到不适仍不停、因进食量产生羞耻感、独自秘密进食、餐后催吐或过度运动等。
进食速度异常快是暴食的典型表现之一,患者常在20分钟内摄入大量食物,甚至不咀嚼直接吞咽。这种情况往往与情绪压力有关,食物成为缓解焦虑的工具。吃到明显不适仍不停也是重要标志,胃部已出现胀痛、恶心等信号,但无法停止进食行为。部分患者会因进食量产生强烈羞耻感,选择独自秘密进食以避免他人发现。
少数情况下,暴食可能伴随清除行为,如餐后立即催吐或服用泻药。这类行为多出现在神经性贪食症患者中,属于进食障碍的严重表现。部分人群会在暴食后进行过度运动补偿,这种极端行为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暴食频率每周超过1次且持续3个月以上,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干预。
长期暴食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代谢综合征等健康问题。建议建立规律三餐习惯,选择高膳食纤维食物增加饱腹感,避免情绪性进食。出现暴食倾向时可尝试正念饮食训练,专注感受食物本味。若已影响正常生活,应及时到精神科或临床营养科就诊,必要时结合认知行为治疗与营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