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秘诀是什么 养生尤要讲中庸

发布时间:2021-11-16 13:44:29

中庸之道是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大致来说,为人处世既不激进,也不懈怠,

中庸之道是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一般来说,为人处活既不激进,也不懈怠,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达到所谓的致中和的最高境界。可以说,中庸的道理贯穿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点,在养生的方式上意义重大。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之道,调息,动态的结合,所谓意守,是指人的意志要集中注意力;调息,是指呼吸调节;动态,是指人的体育锻炼,合一是指三者之间的协调默契。在《千金要方》中曾经说过:养生之道,常欲小劳,莫大疲倦强所不能。其中提出小劳的观点尤为可贵,也是中庸思想在养生中的集中体现,顾名思义,就是运动要适量,不能不运动,可也不能无度,造成身体过度疲劳…陶弘景在《养生延命录》中指出:少不勤行,壮不竞时,长而安贫,老而寡欲,闲心劳形,养生之方也。指出人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养生要注意的地方,可谓切中要害。

养生要讲中庸,已被各代医生所接受。宋代蒲处贯穿其《保生要录》,特别强调这一点,他指出,人的四时养生应遵循:夫于春时暑月,欲得晚眠早起;秋欲早眠早起;冬欲早眠晏(晚)起,早不宜在鸡呜前,晚不宜在日出后,热时欲舒畅,寒月欲收密,此合四时之宜,保身益寿之道也。

至于动静适宜,则坐不欲至倦;行不欲至劳,频行不已,但宜稍缓,即小劳之也。依然寸旨出了小劳的养生法则,可谓与孙思邈有异曲同工之妙。至于饮食起居,则暑月不能全薄,寒时不能极厚。穿着戴帽子,夏天不能太少,冬天不能太厚;虽然热不能烧唇,但冷不能冻牙饮食合适,寒温得宜,则诸疾不生,遐龄自永。也就是说,饮食要冷暖适度,不能太热太冷。

诚然,养生的具体做法因人而异,自然不能受到规章制度的限制。但是,注重劳逸结合,适当的动静应该是一个普遍的标准,也是养生实践中适度方式的具体表现,应该被我们每个人所接受和遵循,这是毋庸置疑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