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击新冠能力排名 有多少错可以重来

发布时间:2021-09-17 09:14:11

在财经资讯领域的地位显赫,但是这并不意味这家媒体所有的新闻报道和分析都具备高公信度。这不,两周前该社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抗击新冠能力排名”,堂而皇之地将全球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美国排到了第一名,而全国性疫情早早结束的中国,排在了第八名。彭博社近年来涉华报道的不靠谱程度,与“大前辈”《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比起来不相上下,甚至这次还自主创新,自创排名。应该说彭博社“居然还能”把中国排到第8名,想必也是捏着鼻子强忍不适了罢。如果说贬低中国是彭博社的一贯操作,尚能理解,那把抗疫工作一塌糊涂的美国排到第一名,只能说彭博社在滑天下之大稽,自毁招牌了。

具体到中国的排名,就因为指标含义的改动,由去年11月时的第8名(这已经很可笑了)跌到了去年12月的第9名。中国当时已经控制了疫情的全国性蔓延,每月的新增本土病例基本为0,而去年12月排名第10名的丹麦,每10万人的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为1093人,但因为其所谓的“获取新冠疫苗的能力”为172.4%,比中国的76.6%(这些百分比都是彭博社自己统计的)高了一倍还多,其总排名只比全月没有新增病例的中国少不到2分。这种将政府放的卫星,同真实数据等量齐观,完全是在侮辱统计学。

△去年11月和12月的排名,由于疫苗指标的定义发生了变化,中国由第8名变为第9名。中国无法排名榜首的最重要原因是彭博社将人类发展指数和全民医疗覆盖率(这个数据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得出的)当做了指标。

缺少常识底线的排名法

2021年6月底发表的最新一版排名,就只能用离谱来形容了。为了让美国排名第一,彭博社加入一个新的大类别“重开进程”(ReopeningProcess),里面包含“封城”严重程度,疫苗接种率、航班载客能力和航线受限程度。其中“封城”严重程度和航线受限程度显然是针对中国的。在两名排名者看来,“封城”措施越严重,得分越差,因为现在有疫苗了,再施行严格的“封城”措施没有必要(可笑的是排名公布后没多久,由于美国生产的疫苗对德尔塔变异株的抵抗能力有限,又出现了疫情的反弹),反而会造成民众心理和经济方面的损害。无论是“封城”严重程度,还是航班受限程度,都是明摆着要拔高在政府防控方面躺平的美国的分数。再者,由于所有参数的权重都一样,彭博社塞入的变量越多,确诊人数、死亡人数等参数的权重比例就越低,这就进一步提高了美国的排名。全世界都看得见,中国早在去年就实现了经济的正增长,但在彭博社看来,你经济搞得再红火,不就区区一个GDP增长嘛,跟航班受限程度的权重是一样的。

△彭博社认为疫苗接种产生了“扭转全局”(game-changing)的影响,再施行严格的封锁措施反映的是抗疫的“失败”。这篇解释文章发表后半个月,美国的单日确诊病例数字再度因独立日的大规模聚集活动和德尔塔变异株的蔓延而暴涨。

△JinshanHong推特转推美国第一的最新排名,招来网友的吐槽。

缺少直面真相的排名度

有人会问了,这个啥“重开进程”,跟防疫有直接关系吗?重开的程度如何,应该视防疫的成功程度而定吧?像英国和美国这样不顾国内疫情重启经济,只会将急性病治成慢性病,长期来看反而不利于经济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这时候彭博社就会把排名的正式名称甩出来搪塞:“看到没有,这叫CovidResilience,直面新冠肺炎时的‘韧性’。谁跟你说是对各国抗疫成绩的总结了?”哪怕英国和美国躺平,在德尔塔变异株肆虐的情况下重启经济,这只能说英国和美国很“坚韧”。彭博社利用人类语言交流中的不严谨性,故意使用了“韧性”这个模棱两可的词汇,让读者认为他们是在搞抗疫排名,在需要拔高本国成绩的时候,就重新对“韧性”一词进行了定义,但是人们由于思维惯性,还以为他们在搞抗疫排名。这也是西方媒体搞舆论导向时的常用手段。

话语权被垄断的排名

实际上,美国一些媒体和学术界利用自身的国际话语权,往往会出于各种利益目的,搞一些不严谨的全球排名,自己做主替全球民众评定优劣。新冠疫情暴发前,美国医学界赫赫有名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就整出过一份,评估国家应对传染病综合能力的《全球卫生安全指数》,美国排名第一,中国排在51名。新冠疫情给了这份指数的编纂者狠狠的一记耳光,乃至后来还有英国学者专门发表论文,确认各国抗击新冠肺炎的能力同这个安全指数没有相关性。

其实细究起来,这份指数报告的主导方其实是美国核威胁倡议(NuclearThreatInitiative,NTI)组织,一个由媒体大亨泰德·特纳出钱,美国前能源部长莫尼兹和前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纳恩领衔,由美国民主党成员组成的“非政府组织”,数据征集则外包给《经济学人》旗下的智库。里面的指标充斥着西方的偏见,比如出现疫情时,政府雇佣私营企业协助防疫就能得更高的分,结果中国在这一领域得了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