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检测行业造富 抗疫概念股开始回调盘整

发布时间:2021-08-16 15:23:01

疫情“黑天鹅”扇动翅膀,诸多行业发生巨大变化,有的艰难求生,有的则迎来发展“第二春”。业态正在重构。后疫情时代,在新一轮博弈中,企业如何在行业大洗牌中获得先机,真正迎来行业的春天?

时代周报记者

章遇

发自上海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抗疫概念股开始回调盘整,不过核酸检测板块业绩依旧亮眼。

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华大基因(300676.SZ)实现营收67.52亿元,同比增长225.82%;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27.05亿元,同比增长901.68%;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1066.14%。

从单季度来看,华大基因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6.44亿元,同比增长238.61%;归母净利润10.54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361.54%,单季度业绩增长呈现不断加速的态势。这也是其取得的历史最好业绩。

华大基因并非孤例。随着三季报收官,新冠病毒检测相关企业纷纷报出佳绩,业绩大幅增长,且多家公司三季度盈利增速加快。

其中,盈利增幅最大的是圣湘生物(688289.SH),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暴增107倍,可谓“一夜暴富”;老牌体外诊断企业达安基因(002030.SZ),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亦同比增长近12倍。

除此之外,东方生物(688298.SH)和硕世生物(688399.SH)的归母净利润增幅分别达10.38倍和10.68倍。而金域医学(603882.SH)、迪安诊断(300244.SZ)等多家体外诊断企业均录得数倍的盈利增长。

造富效应凸显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并迅速蔓延全球。早检测、早隔离、早治疗为疫情防控拉起了一道关键防线。在这背后,作为抗疫的主力军,不少新冠病毒检测相关企业赚得盆满钵满。

圣湘生物在此次抗疫中一炮走红。今年1月28日,公司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获得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成为首批获准上市的新冠病毒检测产品之一,并迅速供往湖北、湖南、北京、上海等省市疫情防控一线。截至6月30日,公司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供往国内外共计约3885.13万人份。

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圣湘生物实现营业收入36.05亿元,同比增长1381.4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92亿元,同比增长15518.29%。反观过去的2017―2019年,其3年的净利润总和尚不足5000万元。

通过新冠病毒检测试剂这门生意,达安基因也在短短半年里赚到了过去7年的利润。今年前三季度,达安基因实现营收35.6亿元,同比增长363.61%;归母净利润15.37亿元,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其2013―2019年实现的归母净利润总和。

受此刺激,达安基因股价打破多年低迷,从年初的10.45元/股上涨至11月5日的37.59元/股,涨幅高达260%。

作为新冠病毒检测的“金标准”,核酸检测带火的不只是上游的检测试剂生产企业,还有下游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ICL)。随着新冠病毒检测需求持续上升,A股两大ICL龙头金域医学和迪安诊断的业务量井喷。

据悉,迪安诊断旗下已有36家实验室被列入第三方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指定机构,覆盖30个省份。截至10月20日,其完成的核酸检测量已超过2000万人份。

作为ICL龙头,金域医学于今年1月份就开始在武汉承接核酸检测任务,目前检测服务已覆盖至全国30个省区。截至9月底,其累计检测量超过2200万人份。

国内价格承压

狂欢背后亦有隐忧。随着疫情形势变化及新冠疫苗研发加速推进,新冠病毒检测需求是否会面临拐点?

“核酸检测需求的增长并不是短期逻辑。一方面,在疫苗研发成功之前,新冠病毒的防控自不可松懈;另一方面,疫苗跟检测也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疫苗出来之后,防疫前后的检测筛查仍然必不可少。”11月2日,深圳某投资机构研究总监蔡玲(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

在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看来,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新阶段后,核酸检测能力得到强化,检测需求还有一定上升空间。

8月31日,国务院发布《进一步推进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9月底前,各地要实现辖区内三级综合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各级疾控机构及县域内至少1家县级医院具备核酸采样和检测能力;到2020年年底前,所有二级综合医院具备核酸采样和检测能力,完成城市检测基地和公共检测实验室建设。

不过,供给端也在迅速变化,随着获批产品越来越多,利润空间被压缩也成为必然。

时代周报记者从国家药监局查询到,截至11月5日,国内已有50个新冠病毒检测试剂产品获得注册,其中核酸检测试剂有23个,抗体、抗原等检测试剂共27个。

“市场供给增加之后,越来越多省份开始实施集中招标采购,新冠病毒检测产品在国内面临不小的价格压力,利润会越来越薄。未来除了拼成本,还要拼技术,拼产品更新迭代能力。”蔡玲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

目前,除了湖北之外,贵州、黑龙江、福建等10余个区域已经实施新冠病毒相关检测试剂的集中招标采购。从招标结果来看,核酸检测试剂的最低中标价已下降至12元/人份,而抗体检测试剂最低中标价只有5.8元/人份。

海外出口放量

与在国内招采价格不断走低不同,出口的新冠检测产品相对利润较高。据了解,出口的核酸试剂均价约在7美元/人份,净利率尚能保持在40%左右。为了保护利润水平,部分企业放弃低价厮杀策略,将重心转向出口。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披露,2020年3月1日至8月9日期间,全国共验放出口新冠病毒检测试剂4.33亿人份,出口量呈逐月增长态势。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作为“抗疫第一股”,圣湘生物在国内集采中均未中标。“出于保护国际市场价格的需要,公司投标价格相对较高,因而暂未中标国内集中采购。”圣湘生物称,公司将国际市场作为战略重点,国内市场的重点在于第三方检测中心。

今年前三季度,圣湘生物境外销售占比由去年的5.05%跃升到了52.81%。目前,圣湘生物的检测产品已出口至法国、阿联酋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部分国家的市场占有率甚至超过80%。

作为基因测序龙头,华大基因在海外的布局亦颇为迅猛。截至6月末,华大基因的新冠病毒检测产品已远销至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公司累计在海外设计建设了58个“火眼”实验室,已运营的“火眼”实验室最大日检测能量超过20万人份。

为培育当地市场并降低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影响,华大基因还率先在海外投资建厂。

今年9月,华大基因在埃塞俄比亚投资建设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生产工厂已正式投产。该厂共投资约500万美元,设计产能达600万人份至800万人份,并可根据当地需求提升至1000万人份。

不过,海外市场的竞争亦日趋激烈。除了罗氏、雅培等跨国巨头不断扩产加大销售之外,国内也有越来越多企业挤向海外市场。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最新公布的清单显示,截至11月3日,获得欧盟CE认证、美国EUA认证、澳大利亚TGA认证等资质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的企业已经达到48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