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吃药的3个常见误区
发布时间:2021-08-04 16:32:55
发布时间:2021-08-04 16:32:55
(1)干吞药物。有人服药时借唾液干吞,这对身体的危害较大。干吞药物易卡在食管中,刺激食管黏膜,引起食管炎、食管溃疡等病症。
(2)对着瓶口喝药。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加速其变质;另一方面不能准确控制摄人的药量,要么达不到药效,要么服用过量,增大副作用。
(3)药量过大或偏小。正常治疗量可获得良好效果,若超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小剂量不仅可能没有疗效,反而贻误病情,甚至产生耐药性。
(4)时断时续。药物发挥疗效主要取决于它在血液中恒定的浓度。如不按时服药,达不到有效浓度,就可能无法控制疾病发展。
(5)疗程不足。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如尿路感染需要7~10天才可治愈。若用药两三天,症状有所缓解就停药,有可能形成慢性感染。
(6)突然停药。许多慢性疾病需长期坚持用药控制病情,巩固疗效,如精神病、癫痫病、抑郁症、高血压、冠心病等,如停药,应在医师指导下逐步进行,不要擅自停药。
(7)随意换药。药物显示疗效,需要一定时间,如伤寒用药需3~7天,结核病需半年。如随意换药使治疗复杂化,出了问题也难以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8)以病试药。有人患疑难杂症久治不愈,屡找偏方、验方试用。这样容易使不少人病情加重,失去最佳治疗时机,病情恶化,难以救治。
(9)经验主义。有的人每当旧病复发时,就凭着自己长期吃药的“老经验”,去药店买药来吃。其实,旧病复发,其诱发因素并非相同,某些症状并非完全一致,还有可能因某种药品反复使用,而产生药源性疾病或耐药性。所以,在旧病复发时,最好到医院看医生,按医嘱用药。
(10)模仿他人用药。有的人看到别人吃某种药,感觉症状相似,自己也跟着吃。这种用药方式,忽视了个体差异性。在病因不清、不同的情况下,模仿用药等于无的放矢,轻则无效,重则延误病情。
(11)家庭自备药霉变、过期仍然服用。家庭储备药品,由于缺乏储藏知识,很容易受潮、霉变或过期,等到需用时,已经没有什么效果。有的人吃了过期失效药自己还不知道,这会贻误治病的时机,也可能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吃药的3个常见误区
人吃五谷杂粮,得上头痛发烧等一些小疾病也是正常现象,因此,很多人时不时地需要吃药。然而,药并不是随随便便吃下去就行,现实生活中,我们存在不少的服药误区。如果吃药的方法不对,就会影响药物的作用发挥,甚至会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对于这些吃药误区,我们不能不防。
误区之一:吃苦药时搭配甜食。
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它们的成分都比较复杂,很容易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造成一部分药物成分丧失,还容易产生一些不溶性沉淀物质,不仅不利于吸收,而且有可能损害人的健康。同时,很多药物之所以很苦,就是因为需要通过强烈的苦味刺激人的消化腺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这样才能发挥药物的疗效。假如吃药的同时还进食甜食,药物的苦味无形中就降低了,从而不能达到促进消化液分泌的目的,也就使药物失去了功效。因此,良药苦口利于病,苦药必须苦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人为地降低药物的苦味,药物的功效也会随之降低。
误区之二:疼痛就吃镇痛药。
在我们头痛脑热或者组织阵痛等症状时,人们都会服一些镇痛药来减轻疼痛感。不过,值得我们警惕与注意的是,镇痛药虽然在减轻疼痛方面有着较好疗效,但也有副作用。首先,长期服用镇痛药会导致我们的身体产生依赖性,会m现诸如打呵欠、出冷汗、疼痛加重、精神紧张、身体不适等不良症状。其次,经常服用镇痛药,会对胃肠等消化系统造成伤害。镇痛药可以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在发挥止痛作用之时,会使得人体失去前列腺素的保护作用,从而引起消化道的损伤,容易导致胃肠黏膜的损伤和溃疡。其次,长期服用镇痛药物会造成人体的凝血系统出现紊乱,导致出血时间延长,并可诱发消化道、皮肤等部位出血。同时,出血的危险程度与使用镇痛药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也有较大关系,通常男性和高龄患者在使用镇痛药后出现出血以及消化道穿孔的危险性相对较高,并且使用镇痛药剂量越大,危险性也就越大。
误区之三:迷信中药,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
一般来说,中药对人体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认为中药无毒则是一种误区。因为中药有很多都是通过天然毒物入药的,比如蟾蜍、蝎毒等,这些成分对于治疗疾病有特效,但也存在毒副作用,服用过量或者服用方法不当,对人体健康的伤害同样不可低估。